7個月後,高盧人也失去了信心,他們索取了一千斤黃金作為贖金,撤出了羅馬城。羅馬人和高盧人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白鵝報警,使卡庇托林山岡沒有失陷,從此,“白鵝拯救了羅馬”成為羅馬人的驕傲。為感謝白鵝,每年羅馬人都給白鵝戴上華麗的項圈,莊嚴地抬著它遊行,並尊稱為“聖鵝”。街上的人們見到白鵝,都向它歡呼表示敬意。
漢尼拔的戰術
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統一了義大利半島,成為地中海一大強國。其後,羅馬便把擴張矛頭轉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
迦太基位於今天北非的突尼西亞,由腓尼基人移民建成。公元前4世紀,地中海的貿易被希臘人控制著,迦太基人就和羅馬人結盟,共同對付希臘人。擊敗了希臘人後,為了爭奪富庶的西西里島和地中海的霸權,迦太基和羅馬反目成仇。雙方進行了延續一個多世紀的大戰。後世史學家稱為“布匿戰爭”(共進行了三次)。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成了令羅馬人聞風喪膽的不敗戰神。
漢尼拔(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83年)是迦太基將領哈米爾卡爾·巴爾卡的兒子。他的童年正處於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他小的時候,父親就命他在神坊發誓,永遠做羅馬的敵人。
25歲時,漢尼拔被任命為迦太基駐西班牙軍隊的最高統帥。他關心士兵疾苦,不貪圖醇酒、美色,善於用兵,深得將士愛戴。有人曾這樣描寫他:“沒有一種勞苦可以使他的身體疲乏或精神頹喪。酷暑也好,嚴寒也好,他一樣受得了。無論在騎兵還是步兵里,他總是把其他人遠遠地拋在後面,第一個投入戰鬥,交戰之後,最後一個退出戰場。”
公元前219年,漢尼拔開始征服西班牙東部沿海一帶,進攻羅馬盟國薩貢杜姆。羅馬派使者警告漢尼拔,責問他:“你們究竟要戰爭,還是要和平?”漢尼拔輕蔑地說:“讓羅馬人挑選吧!”還痛斥羅馬人干涉薩貢杜姆內政。於是公元前218年春,羅馬正式向迦太基宣戰,第二次布匿戰爭開始了。
羅馬人本打算兵分兩路:一路以西西里為基地,派出水陸大軍,進攻非洲,直取迦太基;另一路只用小股兵力進軍西班牙,鉗制漢尼拔的軍隊,使其不能援助非洲本土。
漢尼拔不愧為傑出的軍事家,他以其驚人的膽略,決定到義大利本土作戰。他避開強大的羅馬海軍,選擇了翻越阿爾卑斯山,出其不意,攻擊羅馬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