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少數布爾什維克僅在彼得格勒奪取政權,這裡靠近極圈,冬季漫長、資源貧乏,從彼得大帝起就依賴南方察里津供給糧食和日用物品。由於蘇俄退出一戰,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勞合·喬治、邱吉爾都號召自由世界“把蘇維埃扼殺在搖籃里”。
列寧任命“理論和實幹家”托洛茨基擔任軍事人民委員組建紅軍,托洛茨基迅速招募大量工人農民,由於缺乏指揮官,他從沙皇舊軍隊中招募軍官。為避免軍官背叛革命,他在每個軍官身旁安排一個政委,只有指揮官和政委同時簽發的命令才行之有效。這種制度自上而下,一直建立到連一級。
列寧為鞏固新生政權,於1919年7月25日、1920年9月27日兩次發表加拉罕《對華宣言》,聲稱:1,與北洋政府建立友好、同盟、親睦關係;2,廢除沙皇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3,放棄庚子賠款和領事裁判權;4,建立正常的經濟貿易關係,實行最惠國待遇;5,建立外交和領事關係;6,放棄中東路(西伯利亞鐵路中國東北路段)特權。
與此同時蘇俄在莫斯科成立共產國際幫助亞洲各國建黨、給各國領導人提供經費,派維金斯基到北大幫助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建共產黨;米克海爾·格魯森貝格化名鮑羅廷到廣州幫孫中山改組政府;在華北聯合吳佩孚搞“勞工神聖”;讓瓦西里·布呂歇爾化名加倫將軍到華南給國民黨出錢、出槍、出顧問、辦黃埔軍校,幫蔣介石打倒軍閥。
蘇俄站穩腳跟後,儘量淡化加拉罕兩次《對華宣言》的許諾,開始與中國談判在華權益問題。1929年,蘇俄因“中東路糾紛”與張學良的東北軍大打出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德俄土地接壤、民族接近、語言類似、同被盎格魯-撒克遜人欺壓、都是《凡爾賽條約》受害者,諸多因素促使蘇德關係日趨親密。《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擁有飛機、坦克、潛艇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德國便把這些違禁品轉移到遼闊的東方。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很早就和蘇俄合作,1933年他曾視察一家蘇俄坦克廠,“該廠一天生產‘Christie-Russki’型戰車22輛。”
即使外行也能看出德國“豹車Panzer IV”和蘇聯T-34長得十分相似,乃至故事片《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里的德軍坦克全部由蘇聯的T-34扮演。德軍StG44突擊步槍與AK47步槍如出一轍,蘇俄“莫辛納干1930狙擊步槍”配裝德國蔡司瞄準具。蘇德合資的“運動牌”照相機乾脆就在列寧格勒組裝,該廠產品直接裝備兩國部隊。
1939年8月23日,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10年。規定蘇德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不參加直接或間接反對對方的國家集團;當一方受到第三國進攻時,另一方不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雙方密切接觸,交換情報;和平解決相互間的一切爭端。
其《秘密附件》確定蘇德兩國瓜分波蘭,以納雷夫河-布格河-桑河為界,以西歸德國,以東歸蘇聯。蘇聯承認德國吞併奧地利、捷克。德國默認蘇聯吞併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以及部分羅馬尼亞領土。六年以後,史達林和邱吉爾在德黑蘭、亞爾塔又把這種劃分重來一遍。包括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史達林參戰的附加條件是“蒙古獨立”、獲得日本在東北的機器設備、使用中東路和旅大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