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中國對日宣戰,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據我不完全統計,中國軍隊共有115位將軍火線戰死,其中上將8人,中將42人,少將65人。按照台北何應欽的統計數字,戰死將領多達206人。在我個人心中,不論黨派、民族、宗教信仰,戰死各位都和在山西遼縣殉國的左權一樣,都是我們的民族英烈,都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英雄。
日本:透過舷窗看富士山(3)
根據1994出版的《血祭太陽旗》,在中國戰死的日軍將領共有129名,大部分為戰場犧牲。其中三人死於八路軍之手,包括楊成武在黃土嶺炸死的“名將之花”——陸軍中將阿部規秀。
1981年,抗日名將杜聿明病逝,中文報刊僅稱他為“著名愛國人士”。杜聿明是中華民國耗費寶貴外匯培養的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的指揮官,曾參加淞滬抗戰,在緬甸、印度取得過
令盎格魯-撒克遜人瞠目結舌的偉大戰績。杜聿明、陳誠、衛立煌、黃琪翔、王凌雲、戴安瀾、廖耀湘、余韶、黃翔、甘麗初、彭璧生、呂國銓、陳勉吾、張軫、孫立人、劉伯龍、馬維驥、鄭洞國、胡素、唐守治、李鴻、潘裕昆、李濤、龍天武、何紹周、鍾彬、黃杰、周福成、闕漢騫、胡敦、羅卓英等遠征緬、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戰功卓著,得到英軍司令亞歷山大、美軍司令史迪威的褒獎,寫進洋人的教科書。
中國戰犯管理所共關押過1062名日本戰犯,其中1017名在1956年宣布免於起訴,釋放回國;另外45名也無一被判死刑,在1964年4月全部釋放回國。
2002年,我和我的雪佛蘭Chevrolet拜謁北大營、喜風口、古北口、盧溝橋、冉莊、狼牙山、平型關、忻口……正是由於楊成武獨立團的敵後抗戰,“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才凋謝在太行山上。我崇拜馬革裹屍的佟麟閣、趙登禹、郝夢麟,尊敬先當漢奸、後懷著必死決心捐軀沙場的張自忠,也記住曾在抗戰中流血負傷、勝利後又與人民作對、晚節不保的張靈甫、林彪。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正面犧牲300萬人,戰死將軍115(或206)人,全國百姓誓死抗戰付出3500萬條生命(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2004年版),正是如此高昂的代價才使中國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