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公元前30##年,迦南人耶布斯部落從阿拉伯半島遷來,定居於此,因此得名。相傳公元前102#年,在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區建立了第一個希伯萊王國,隨即定都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一詞來自希伯來語,意為“和平之城”。猶太人曾先後在這裡興建規模宏大的聖殿,耶路撒冷成為古猶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耶布斯國王麥基洗德在位時,建造了耶路撒冷城,並把它命名為“耶路撒利姆”,意即和平之城。阿拉伯人則習慣稱它為“古德斯”,即聖城。
耶路撒冷分東西兩城區,西區是十九世紀起新建的市區,布局別致,景色秀麗。東區則包括集中了許多宗教聖跡的老城,是西區的兩倍。老城歷經戰爭創傷,始建以來,已經重建和修復過18次之多。公元前1049年,曾為大衛王統治下的古以色列王國老城。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今伊拉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此城,把它夷為平地。公元前532年,又為波斯大流士王侵占。公元前四世紀後,相繼附屬於馬其頓、托勒密、塞琉古諸王國。公元前63年被羅馬攻占時,他們驅逐了城內的猶太人。羅馬人在巴勒斯坦對猶太人的暴政,引起了四次大規模的起義,羅馬人進行了血腥鎮壓,屠殺了100多萬猶太人,並有大批猶太人被掠往歐洲,淪為奴隸。劫後餘生的猶太人紛紛外逃,主要去向是現今的英、法、意、德等地區,後來又大批流向俄國、東歐、北美等,從此開始了猶太人悲慘的流散史。公元636年,阿拉伯人打敗了羅馬人,此後,長期處於穆斯林統治之下。
十一世紀末,羅馬教皇和歐洲的君主們以“收復聖城”的名義,多次發動十字軍東侵,1099年十字軍攻占耶路撒冷,隨後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延續近一個世紀,1187年,阿拉伯的蘇丹薩拉丁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赫淀一役,大敗十字軍,收復了耶路撒冷。從151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耶路撒冷一直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
1917年盟軍占領耶路撒冷。1922年起由英國“委託統治”。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號決議,規定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5月,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以色列占領了耶路撒冷西區,並在195#年宣布耶路撒冷為首都。城東區隨由約旦控制。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進而占領全城。198#年7月以色列議會通過法案,將耶路撒冷定為以色列“永恆和不可分割的”首都。此舉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和國際輿論的強烈反映。
更有意思的是,三大宗教根據各自的傳說,都奉耶路撒冷為聖地。
公元前十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繼位後,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建造了第一座猶太教聖殿,教徒們來此朝覲祭神,耶路撒冷從而成為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