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漳道都快沒了,難道你連福州也不要它了?」李厚基懷疑的問道,「汀漳道本就是福建窮困之地,現在馮德麟都打到龍巖城下了,難道憑藉我們的福建陸軍第1混成旅,還能拿回來不成,不如給他,還能換些時間」副官淡定的說道「馮德麟下個目標肯定是廈門道,廈門道道尹-思明縣(今廈門市)必定是他主攻目標,我們提前把福建陸軍第1混成旅放在思明防守,雖然馮德麟的二十八師兩萬來人,但是我們的福建陸軍第1混成旅也有八千人,以逸待勞足以抵擋馮德麟些許時間,同時調動駐紮在建安道的中央陸軍第10混成旅、中央陸軍第11混成旅馳援廈門道,中央陸軍第14混成旅則回援福州。」
李厚基也是帶兵出身的,自然知道副官這條計謀可行,三個混成旅共2萬四千人,足夠馮德麟的二十八師喝一壺的了,同時中央陸軍第14混成旅駐紮福州,這樣就算馮德麟在廈門勝了,也無力進攻福州,可保福州萬無一失,當即給駐紮在建安道的三個混成旅拍電報。
第十三章 風馳電掣
當然,汀漳道道尹不知道福建督軍已經拋棄了他們,久久沒有得到回應的他們,一大早就收拾金銀細軟,捲鋪蓋跑路了。
偵察營營長便派兵進駐城裡了,等待馮庸的到來。
馮庸火速接管了汀漳道,並且下了幾個命令,第一,改道尹衙門為漳州軍政府;第二,各營立刻肅清城內殘敵,維持好秩序;第三派遣偵察兵,去廈門道收集情報,為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做好準備。然後就是靜待馮德麟的到來了。
下午,馮德麟跟隨二十八師先頭部隊已經來到了龍巖,一番商量之後,便決定向建安道、廈門道、還福建督軍府所在的閩海道發出通電,要求各道在接到通電的同時,立刻歸降,不然新任福建督軍馮德麟的二十八師立馬揮師東進,所到之處,絕不留情。
雖然通電發的蠻有威勢,但是建安道、廈門道、還福建督軍府所在的閩海道被李厚基苦心經營這麼久,又豈是這封電報能夠勸降的呢,就連馮德麟、馮庸父子自己都對這封通電不以為然,但是面子攻城還是要做好的,已經用突襲的方式拿下了整個汀漳道,李厚基接下來必然不會再上當了,況且他就那一個混合旅,硬碰硬也不怕他,索性馮庸就出了這麼個主意,先聲奪人,以彰顯自己的仁義之情,告訴大家『我電報都發出去了,可是你們不聽,不願意遵從中央政府的安排,那就沒辦法了』。同時這番言論也能在福建民眾心裡也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好嘛!這仗都還沒開打,馮德麟的勸降書倒是先發來了,看樣子他是真的打定主意吃定我李某人了喲!那看看他這麼大的胃口,到底有沒有這麼好的牙口!」福州城內督軍府中靜坐的李厚基收到這封電報卻是氣急反笑,同時下令,「命中央陸軍第11混成旅,旅長王麒;中央陸軍第14混成旅,旅長臧致平火速趕往廈門道治所思明縣,另電告陸軍第1混成旅,旅長姚建屏必須堅守廈門,絕不能讓馮德麟再深入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