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師長。」何誠笑了笑。
可以說,對於這一戰,第五師從上到下都充滿了信心。其他幾個步兵師可是和桂系、贛軍拼殺過,並且還大占上風的,如果他們能拿下曹錕和蕭耀南的話,那就漲大臉了!
曹錕所部第三師可以說是北洋第一強軍,不管是直系還是皖系,那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師』,不是番號,而是戰鬥力,雖然比裝備,他們沒有皖系用全部日本借款武裝起來的參戰軍精良,論軍費也沒有他們豪華。
但是他們戰鬥力超群,征戰大江南北,無一敗績,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不同於北洋其餘主力師都是平地建樓,曹錕的第三師前身,比較輝煌,袁世凱趁著日俄大戰之機,倉促將武衛、自強兩軍改編為北洋常備軍第三鎮。
武衛軍自然不陌生,大清帝國最後的精銳王牌之師,但是等到改編的時候,只有那麼點人了,所以也只是個門面架子,還得重頭招募。
要知道北洋軍其它師都是招募的直隸當地人,用當時清朝官員的話來說,就是京畿之地百姓忠心更甚。
第三鎮由於是倉促成軍,所以根本沒空在直隸招完人,就出征了,輾轉山東、河南、安徽等省,人員也參吃不齊,完全是一個『國鎮』。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軍閥最大特徵莫過於採用當地人組建軍隊,一來,他們更放心,二來,也容易控制地盤,比如桂系、滇軍。這種編制,戰鬥力雖然很強,但是有一個最大弊端,那就是一旦離開家鄉的時間過久,思鄉愁緒就會在士兵中爆發,別說戰鬥力能不能保持了,就是譁變也未可知。
而第三師也沿用了第三鎮的選人標準,不局限於一省之地,面向全國,所以他們的部隊無論在全國哪個地方打仗都可以最大限度的維持高戰鬥力。
最為輝煌的戰績,莫過於湖南一戰了,以北洋新虎-吳佩孚為首,連日不休,不顧兵力、後勤劣勢,不斷進攻,打得護法軍包括桂系節節敗退,強軍之名瞬間傳遍全國。
至於小毛河陣地,福建陸軍第五師第一團沿著小毛河,挖掘了前後各三道戰壕,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戰壕網,縱橫交錯的戰壕可以說延緩了敵人的進攻速度,有利於抵禦敵人的進攻;而且四通八達的戰壕讓我軍步兵能過迅速支援前線戰鬥。
不過這樣的工事在福建陸軍眼裡不過是最簡陋的,無非是戰壕加鐵絲網,絲毫沒有特點可言。其實這樣說也沒錯,陣地所有工事都是就是取材,就連機槍陣地都是由簡單的泥土堆袋構建的,一團指揮部也是土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