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只這樣,就連刊登了這一消息的所有報紙都被禁售以及回收,發行人兼編輯山口信雄和采寫這條消息的記者大西利夫被政府抓了起來,堂而皇之的判刑兩個月。
當然,出兵西伯利亞不僅僅是為了占據遠東,更主要的是寺內內閣試圖用這場戰爭,來抵消本國人民的革命情緒。
畢竟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那一陣妖風,不單單吹到了中國,更是牽連英美法日一干帝國主義國家,各國國內都興起了一定得反抗運動。
顯然,寺內內閣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從這一次的報界運動來看就知道了。
更不用說,從八月開始,也就是日本正式出兵西伯利亞的時候,國內就已經不簡單了,米價持續上漲。
本來正常的米每升的價格是1角2分,可現在平均每天上升一個檔次,到了八月中旬,米價已經變成每升一塊錢,這是何其變態?
戰爭刺激消費,這沒錯,能夠帶動國內經濟發展,這也沒錯!可這些都只是針對那些大資產階級,他們手中有無數工廠,戰爭一起,最先受益的就是他們。
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那就是災難了,米價的持續上漲,甚至影響到日本各地的穀物交易所,已經變成無米可買的情況了。
或許有人會問,整個日本都是產糧大國,他們的主要農產品就是大米,到處都是農田,怎麼會缺米的情況?
的確,日本是不缺大米,可百姓能不能買到大米,這又是一個問題了。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國內一度鼓勵開設工廠,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就變成了一個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
但是,日本的發展比起英美法來,還是有些差距,它們沒有經過那種大規模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度殘餘根深蒂固,這其中的代表就是日本實行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幾乎所有的資本家都是原來的貴族,而這些貴族又掌握著日本大部分良田,日本百分之八十的大米都在他們手上。
商人以牟利為本,地主、資本家看準了戰爭這個機遇,投機倒把,不斷囤積居奇,使得市面上基本沒有大米可賣,米價飆升。
在日本,一個普通的工人一個月只能賺7塊錢左右,試問,飆升到兩塊錢一升的米,怎麼能夠養活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動亂難免產生。果然,八月四日,富山縣爆發了大規模的騷動,底層民眾把米商人的店鋪搶劫一空。
沒錯!就在天皇歡送西伯利亞派遣軍的時候,日本國內的百姓也在歡呼,他們不斷吶喊著:「要米!減低米價!「
可日本政府視若無睹,因為政府是地主和資本家支持的,他們怎麼會為了普通小屁民而去鎮壓有錢人。
這種矛盾是階級矛盾,是日本地主和資本家與工人、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