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馮國璋會覺得苦澀,是因為這批人被北洋政府當做犧牲品,從而換來了一些微乎其微的補償款。
自1915年,北洋政府主張參戰之後,英法等協約國強烈要求中華民國派遣參戰軍,因為他們知道人口數量世界第一的中國,並不缺兵源。
但是北洋政府不願意他們辛辛苦苦培養的百戰強兵就這麼走出國門,當做炮灰,並且他們沒有日本人的遠見,要知道歐戰也是一個練兵的好地方。
至少日本三十萬參戰軍,帶回國內的時候,是前所未有的精兵,而這批人也成為他們侵華的主力軍,可以說,沒有歐戰,日本軍隊不可能蛻變這麼快。
當然,他們也學到了歐戰先進的戰術,比如塹壕、鐵絲網、碉堡一體防禦作戰,坦克、飛機的戰爭先進性等等,這些都成為日軍成長的養料。
第四百七十五章 華工
北洋既不捨得將自己的軍隊送上去參戰,又不願意白白放過英法的那些許諾。
於是,他們集思廣益,想出了一個更加缺德的主意,我大中華最不缺的就是人,那就送工人上去幫忙嘍!這不是一樣的嗎?
英法仔細想了想,有總比沒有好吧!要知道戰爭比拼的是國力,而早在大戰開始前,法國就已經處在人員匱乏的狀態,索姆河戰役徹底告訴了協約國一個道理,現代戰爭的殘酷性絕無僅有。
在1916年的時候,一戰已然進行了兩年,協約國後方出現了問題,根本沒有人願意來做後勤工作,當然也不排除本國勞動力的匱乏,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從外部尋找解決的辦法。
英國甚至調集了印度那群懶鬼過來,而法國也召集了東南亞土著、非洲土著,但是一上戰場,人家全跑了,管你三七二十一,這就很尷尬了。
所以,當北洋提出來『華工』這個選擇的時候,他們舉雙手歡迎,事實上,他們原本就提過,法國公使康悌早年提出要招募華工到法做工的時候,被當時的北洋政府拒絕了。
北洋當時還是袁大頭在位,為了不放棄掉英法的許諾,他的幕僚也就是秘書長梁世詒提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明守中立,暗示參加,以工代兵」。
好咧!反正招人不要錢,中華民國遍地是吃不飽飯的百姓,於是他就答應了,但是英法不是傻子,他們要求身體素質過硬的青壯年男子才能成為華工。
北洋政府想了想,那三隻腳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不好早呀!索性就挑了挑,還真就得到了大批百姓的響應,當時,正好是處在荒年,山東、河南到處是災民,一聽說,好,這裡能吃飽飯還能給錢,於是紛紛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