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敵艦偷襲,這仗是怎麼打得,難道敵人軍艦在眼皮子底下,他們都發現不了嗎?廢物!未戰先損。」格爾上將差點想擊斃那兩巡洋艦艦長。
要知道對方僅僅是一隻小艦隊,最大噸位不過是重巡,他們的『親王』級巡洋艦雖然不能以一敵二,但在同級別的輕巡面前,居然被打爆,這他娘的是吃乾飯的吧!
不過他並沒有失去理智,相反,他因為這件事,顯得更加睿智。
接連說道:「勝利號有沒有看清敵人規模,命令『安全號』、『建設號』、『公主號』、『女王號』跟上去,在安全距離內,跟蹤敵艦。」
「是!」
不管怎麼樣,他始終沒有完全相信中華海軍這麼大膽,居然以小規模巡洋艦隊前來挑事。
而且,以中華作風,炮擊達爾文看似不可能,這般處事只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別有心思。
為此,他特地派出了四艘重巡前往事發地點,以澳大利亞海軍『紐卡斯爾』級重巡洋艦的戰鬥力,就算遇上中華海軍主力,也能利用高速撤退。
不到兩分鐘,『安全號』、『建設號』、『公主號』、『女王號』抵達了事發海域,並且看見了在海上飄蕩的『勝利號』。
在『勝利號』的指示下,它們二話不說,朝著前方行去,此時,中華巡洋艦隊已經聚集到一起了,並且在指揮艦的命令下降低了航速。
所以,在他們刻意的展示下,澳大利亞四艘重巡立馬發現了敵軍身影,並且興高采烈的通知了指揮艦。
「報告將軍,安全號來電,情報無誤,敵軍只有十艘巡洋艦,其中兩艘重巡,八艘輕巡,但是敵軍的輕巡比我軍輕巡強大很多,看起來只是稍遜我軍重巡一籌。」
什麼?格爾明白了,為什麼重巡不是先拿下了敵艦再說,反而是先匯報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十足把握能贏,以四艘重巡對付敵軍兩艘重巡、八艘輕巡,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格爾當即命令主力前進,以最快速度逼近敵軍,十艘『親王』級輕巡洋艦開足馬力,三十二節航速,猶如飛劍般,穿梭海面。
緊隨其後的則是四艘『坎培拉』級戰列巡洋艦,這是澳大利亞自一戰後,首批自行設計生產的戰列巡洋艦,以往都是直接從英國本土購買。
最大排水量為22000噸,最大航速30節,四座雙聯裝350mm主炮、十六門155mm副炮、二十四門90mm高炮、三十一57mm高炮、三十六門37mm高炮、四座雙聯280mm魚雷發射管。
這個數據在某方面,甚至不遜色於中華王級戰巡,對付『毅字號』重巡,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唯一的弊端就是重巡皮糙肉厚,戰巡就像是薄皮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