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沒有吃早點的習慣,才剛起來一會兒的功夫,曾承柱就帶著曾大虎去街上尋找活計。
在叮囑林青不准亂跑後,林泉生夫婦也是雙雙出門,估計是去打聽芸氏的親人下落。
看著他們都有事做,林青沒來由的一陣失落,他自詡比住在這院子裡的人加起來還要聰明,可他到現在也沒有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小林青又迷茫了,他不知道他該幹什麼,驅除韃靼是一定要做的,可卻不是現在的他能幹的,到底該做什麼呢?
林青杵著下巴,坐在小凳上發愣,冥思苦想間都離不開如何光復漢人,他想的都是對以後推翻清廷要有幫助的。
突得,好似靈機一動般,猛得一拍大腿:“我知道了!”
林青想到的是去學堂上課,既然已經到了城裡,這不就是機會麼?他明白,不管以後要做什麼,學習當下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拋開古今字體的差異不說,光是當前推行的經世致用也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明朝亡於流寇、滿清定鼎中原後,鑑於晚明政治的腐敗、內憂外患的不斷,宋明理學逐漸在人們心中失去地位,流於空泛虛偽;此時的學者如顧炎武、黃宗羲等,他們痛定思痛,排斥空談心性的宋明理學與陽明學,推究各朝代治亂興衰的軌跡,提出種種改造政治與振興社會的方案,使清初學術思想呈現實用主義的風氣,發展出實事求是的考據學。
考據學又稱為“樸學”、也稱“漢學”,強調客觀實踐,有疑問時求證,具有科學精神;此時的大儒顧炎武提倡“經學即理學”,提出以“實學”代替宋明理學,要學者可以直接研習六經。
林青對此時的理學理解得並不深,但他對顧炎武學術中提倡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還是很感興趣的,至少了解了以後可以用在推翻清廷的道路上鼓舞讀書人;雖然這些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也上不了戰場,但林青要的並不僅僅是驅除韃靼、讓漢人不做奴隸那麼簡單,因為就算他成功做到了這些,那麼以後呢?在幾百年以後華夏大地還將面臨一場更殘酷的侵略,所以林青更希望漢人是從精神思想,從血性骨氣上崛起,因此他需要這些讀書人去幫助傳播自強不息的精神,而要得到這些讀書人、這些大儒的幫助,光靠蠻力是行不通的,得走進他們,融入他們。
早晨的陽光微斜,刺到林青的眼睛才讓他回過神來,只見他用雙手拍拍臉,自言自語的失笑道:“前世上學時同學們就老笑話我,沒想到我這白日做夢的毛病到了清朝都沒能改掉…”
剛才林青腦中所想,就是前世同學們總笑話他的白日做夢,因為他有時候就是那麼不切實際,比如現在,窮得都快吃糠咽菜了,他還想著去上學,而讓他更想不到的還在後面,比如說這杭州城裡教識字的酸秀才,可沒有哪個教得是理學。
才一個時辰左右,芸氏就率先回來做早飯,主要是怕林青餓著。
林青懷著心事到了廚房,見蹲在灶台前燒火的芸氏額頭上染了些黑灰,殷勤得趕忙上去替娘親擦掉。
芸氏被林青的小手遮住視線,嫌棄的抬手拍掉:“兒子別搗亂,快出去,飯馬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