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蜂擁圍看,將本就不寬的街道,堵的水泄不通。
林青在人群外遠遠看著,雖未穿官服,但有持刀的親兵拱衛,民眾見了,紛紛繞開,不敢多看。
謝正說招足三百,只需一日,林青原本是不信的,因為據他前世所研習歷史,自明太祖朱元璋鼎定天下後,昔日隨他征戰的龐大軍隊在他兒子朱棣奪位後的第二十五年,已達到了一百二十餘萬,這樣多的軍隊,自然無疑成為了明朝廷財政上的沉重負擔。
為了解決這一負擔,明朝廷反思了宋朝募兵制會給朝廷帶來的困難,再結合上唐朝府兵制,決定採用世兵制,稱衛所軍。
軍屯領之衛所。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軍受田五十畝為一分,給耕牛、農具,教樹植,復租賦,遣官勸輸,誅侵暴之吏。初畝稅一斗。三十五年定科則:軍田一分,正糧十二石,貯屯倉,聽本軍自支,餘糧為本衛所官軍俸糧。
這樣看,衛所兵已達到了自給自足,世代為兵,則兵源不愁。
可明朝又延續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思想,以文治國,使軍人的社會地位處在最低下的環境裡,到明初以後,承平日久,幾乎人恥為軍——
現今亦不過衛所兵叫綠營兵,這便是林青不信的原因,從來只見軍逃為民,不見民戶求充軍戶。
看著民眾都是踴躍參軍的一幕,林青不由想:“也許他們只是以為當兵可以不用餓肚子罷了。”
雖然從未領過兵,也沒有治理一方的經驗,但林青喜研歷史,加之他曾處在前世信息爆炸的時代,這就讓他有了遠高於此時代人的眼光。
當前局面,可說一無所有,但正是這樣,制度及政策才好推行。
太先進的,如瓜分地主士紳家財,分田於民,這樣做,或可得民心,但林青的下場卻很有可能是身死族滅一途。
存在即是道理,太急了,想改變,如漢朝王莽,明朝崇禎,最後都落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循序漸進的道理林青明白,但他只有四年時間,顯然等不了,且一切先進於這時代的制度,都不適宜推行。
至於沿用當前?這樣的話,卻是仍舊停步不前了。
那麼,不能前進,便只有後退一途。
兒時秦皇託夢,林青曾苦苦思索,前世秦皇墓遲遲不掘,秦皇是否還活著?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百般推演,也不解秦皇讓他看橫掃六合是何意。
他甚至不切實際的想過,是不是要讓兵馬俑復活,直接掃平八旗?
直到看到藤越土州的局面,林青才醒悟過來。
要締造一支強大的軍隊,必須有一個激勵機制,要麼身為軍事貴族的責任、榮譽感的激勵,要麼是金錢、權力、地位的刺激,而不管實行哪一種兵役制,都必須有與之配套的社會制度。
這點上,明朝的世襲軍戶制便是反面教材,它原本的想法是好的,朱元璋說:“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