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等房玄齡說話,魏徵蹭的一下就躥了出來,大聲道:「臣不知此二人所犯何罪,因何無故而誅,若是有罪,為何不抓起來交給大理寺審問。」
說著,魏徵雙目圓瞪,臉色潮紅一片,脖子上青筋鼓動,居然還踏前一步,對著李世民就開噴:「聖人,臣也聽說過此二人,那許傑本是征討梁師都的有功之臣,只是因國庫空虛未曾得到封賞,這才帶著老娘幼弟逃往洛-陽就食,因看不慣路上的惡霸流氓,收攏了些府兵教訓了他們一頓,因一身任狹之氣這才被災民尊之如主,壯士報國卻逃荒,本就是朝廷之恥,難道還要因行狹義而誅麼?此等黑白不明,縱桀紂亦不曾聞也。」
「那秦浩,年方十二三歲,領著些半大孩子一同逃荒,一路上靠說書賺些銀錢,卻都用來救助了同樣大的孤兒,故雖年少,也得到了災民的真心敬重,災民皆稱其有大德,不知聖人又因何要不教而誅這身具德行之人?」
李世民嘎的一下被噎的半句話都說不出來,看著魏徵那義憤填膺的樣子莫名還有些小羞愧呢。
此時,正滔滔不絕講著三國的秦浩當然不知道,他已經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要不是魏徵,搞不好他就進去了。
第二十三章 終於到了
又一次被這噴子給噴成了桀紂在世,李世民不免有些尷尬,不過好歹被噴了一年多,有些習慣了。
文官都是一條心,見魏徵中場休息,房玄齡自然而然的結果了話頭,倒是這用詞溫柔了些許,道:「臣也以為,大可不必,此二人雖深得民心,但都是那忠君愛國之人,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步也是因為一顆仁義之心,況且如今災民抱團之勢已成,沒有了此二人,也會有其他人出現,反倒說不準會是什麼人了。」
李靖居然也站出來,破天荒的跟房玄齡同一個戰線道:「臣也以為,許傑不用殺,此人做過臣的親隨,以臣對此人的了解,絕不是野心勃勃之輩,哪怕是有朝一日災民彈壓不住,臣自信也可手書一封收服此人,只是。。。。。那貨是個直腸子,要說多管閒事臣是信的,成為數萬災民的首領,這。。。。。有些匪夷所思啊。」
李勣突然冷不丁的接話道:「這麼說來,這許傑倒是個翟讓般的人物。」
恩?
李世民剛剛摁下的殺機不由的又冒出來些許,許傑若是翟讓,誰是滅亡大隋的李密?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
哪知魏徵卻又一次站出來道:「臣以為,秦浩或有李密之才,可是聖人卻無楊廣之惡,隋之亡,亡於楊廣倒行逆施不得天下人心,就算沒有李密,也會有其他人顛覆大隋江山,聖人只需好好安撫百姓,妥善賑濟災民,災民有飯吃,誰會造反呢?」
李世民又羞恥了,其實他並不是殘暴弒殺之人,剛剛說派百騎刺殺只是作為一個帝王下意識的第一反應而已,相反,一旦冷靜下來,惜才之心反而萌發了,開口道:「魏愛卿居然說此人有李密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