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樣的一個懶蛋,房玄齡他們想破了頭也想不出應該給往哪去安排,風言衙門肯定是不能讓他回去了,事實上對秦浩來說,區區一個六品的郎中未嘗就沒有大材小用的意思。
可偏偏,這廝這懶散的性子,只要不是非他不可的事情,就絕對是撒手掌柜的態度,給他要是安排個上司,非得被活活氣死不可。
外放是不可能的,秦浩這樣的人物必須也只能留在京中,可是京中的衙門,凡是一把手的活對他來說似乎又太高了些,總不能直接讓他當九卿之一吧。
眾人都沒招了,可是李世民卻有。
本以為自己最終會在上元節後被安排去國子監中的算學一科做個博士,甚至掛個國子監主簿也未必就不夠級別,既清閒又尊崇,其他衙門有啥事自己也能管上一管,多好,多合適。
事實上房玄齡他們也是這麼打算的,現在,聽秦浩算學課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秦浩講的東西過於高端,不少的文武百官甚至還會在空閒的時間去國子監研究算學基礎。
可結果,國子監那自己確實是掛職了,卻是個助教的兼銜,自己的正式關係居然給掛到刑部去了,級別還不低,正兒八經的刑部郎中,從五品上,秦浩之前的風言衙門雖然也叫都稱他做郎中,但實際上只是個員外郎而已,就好像副處一般也叫處長是一個道理,這次是實職的郎中,也算是給自己高升了。
這尼瑪不是扯淡呢麼,自己除了知道殺人償命之外整個一個法盲好不好,扔刑部去幹啥?
卻是李世民突發奇想,要修一部律法,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貞觀律,由尚書右僕射長孫無忌牽頭,各部衙門配合修撰,而這兩天覺得,其中民事刑事部分都已經日漸完善,但李二卻覺得可以再多修一個經濟法。
經濟這玩意,目前還處於全國官員摸索著學的階段,秦浩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甚至除了秦浩之外也確實沒人能搞得清裡面的彎彎繞繞。
更何況,現在的經濟市場上,青幫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這法少說也有一半是給青幫立的,人家青幫現在也是府兵編制,勢力又這麼大,除了他這個老幫主和創始人,別人確實也不太好瞎指手畫腳。
不得不說,李世民將秦浩的性子摸的極准,經濟法這種事,只要提出來,自己就一定是責無旁貸的,這是存心不讓自己過清閒日子了。
更壓榨的是,國子監的助教自己還得兼著,這李世民是打算把自己榨乾了用啊!
這裡解釋一下,唐朝的國子監和明清時的國子監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