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秦浩可以將他的精力主要放在租界的建設上來了。
整個遼東半島的貨幣體系現在幾乎都已經被沖乾淨了,只要到時候白江城和金城的唐聯儲一開,用不了一年的時間,通用券就可以成為半島的唯一貨幣。
以李淵為首的元老會成員,對唐聯儲走出國門這件事的熱情程度簡直超乎了秦浩的想像,本以為,兩地唐聯儲所需要的,大量的算學基礎紮實的基層官員一年能籌措完畢就算是快的,畢竟背井離鄉的,一般公務員誰願意過來。
可沒成想,這才幾個月的功夫,人手上人家都安排完了,不愧是上一代朝廷的退休大佬們,不但有大量新科的明算人才,就連進士和門閥公子也不在少數。
這一塊,基本上是穩了。
同時,馬周也不負眾望的,組織了由少林弘忍法師為首的和尚團,幾日後就可以登錄金城,這仗打的半島三國民不聊生,正是大師們弘揚佛法的好去處。
而裴行儉所建設的白江城和大牛王方翼二人建設的釜山城也已經初見規模,現在還只有大量的青幫入駐,平時沒事的時候他們就是生意人,有了事分分鐘就是一支大唐的府兵。
當然,戰鬥力跟關中府兵相比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至於商路的開闢倒也簡單,遼東半島雖然貧瘠,除了人參和貂皮以外也沒什麼特產,可是倭國有啊!從釜山出發,走海路到倭國,在後世不過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而已,放在大唐,秦浩他們的大船也可以做到一日往返,甚至於路線簡單明了,小河船也可以走這條線,返航率超過九成。
倭國這地方,盛產白銀,而且那地方的女人和漆器也都不錯,關鍵是這時候的他們還沒開化,隨便運一點破爛過去都能換回來一船白銀,這是何等的暴利,大唐雖不是銀本位但大銀坨還是可以壓國庫的鎮國之寶的。
在秦浩的設想中,白江口負責商品銷售,將天南海北的,尤其是大唐的貨物運送到白江口再通過本地的幫派散往半島各地,而釜山城則專門負責往倭國運銀子,這其中的利潤只會比武士彠的西寧城大,絕不會比他小。
而這些分了股份的,青幫出身的府兵,就是保護大唐在半島既得利益的基石。
再由兩地的唐聯儲控制新羅的經濟和貨幣,新羅還有什麼必要去打呢?
當然,他得先把對倭國的貿易線給建設起來,印象中他們這時候好像已經統一了,但他對倭國史不太了解,也不知到底怎麼個情況。
沒成想,說曹操曹操到,孫二來報,說是倭國的使者要求見他。
什麼情況?大唐與此事的倭國應該還是零交流吧!中間還隔著一片大海呢,這幫玩意從哪蹦出來的?
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們已經和倭國開過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