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麼個玩意,他愣是請了全大唐最頂級的木匠兩百多個,天天吃住在他們家給他搞這個東西。
當然了,兩百多個大匠搞這麼個玩意肯定有點浪費,這東西其實更多的還是手藝活,設計上的事秦浩一個人就搞定了,所以為了不浪費優秀人才的單位時間,秦浩也順便讓他們設計了另外一樣東西:紡織機。
棉花的推廣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今年收穫的棉花差不多也有幾頓了,將這些種子全部種下去後大唐的棉花差不多就可以算是城規模了,大唐的百姓也差不多可以在冬天的時候買一床被子或是買一件棉衣之類的了。
這玩意的產量大到這個程度,再去用紡針去勾棉線,在秦浩看來這是一件很蠢很蠢的事情,一個女工一整天的時間不吃不喝的紡棉線也搞不出幾斤棉線,更何況是棉紗。
所以捎帶手麼,秦浩把這東西也搞了一下,偏偏所有人都誤會了秦浩的意思,那些大匠都以為秦浩是以兒童公園在打掩護,搞紡織機才是主要目標,真不愧是為國為民的唐朝好國公啊。
也正是因為這個,所以李泰和李淵七八次來找他他都沒鳥,而朝廷並沒怪他,都以為他在忙活更重要的事,殊不知這廝純粹就是因為懶,他搞這機器純是順手。
高句麗打完了,每個將士們都從高句麗國搶回來幾麻袋幾麻袋的通用券,並最終都存入到了唐聯儲,市面上的紙鈔保有量一下子就上升了一大截。
雖然他們依然勉強維持住了通用券與開元通寶之間的換算,可通貨膨脹總是免不了的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誰都不花銅錢了,因為銅現在的價格居然遠遠超過銅錢的價格,一時間難免有些民怨。
秦浩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李淵和李泰找自己肯定是為了這事兒,這種活最是累人,他一點都不想跟著摻和,無非是提高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而已,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其他手段。
甚至秦浩覺得,哪怕李淵他們啥都不干,這種現象對大唐來說頂多一兩年的時間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因為,大唐現如今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物質井噴的時代了。
眾所周知,通貨膨脹無非就是錢多貨少而已,按常理來說,封建社會的生產總值增長的速度是很慢的,幾乎全都靠土地產出麼。
可偏偏大唐現在就在井噴,而且還是噴的很厲害的那種,各種物質資源極大豐富,又帶動了經濟的極快速發展,以至於秦浩打完仗回來在長安轉了一圈之後自己這個始作俑者都有點傻眼。
井噴的原因其實也簡單,大航海而已。
青幫水師的第一艘船下水的時候就去了一趟東南亞,從那裡帶回了占城稻,僅此一樣東西就足以讓大唐的國力翻上三倍以上,絲毫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