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管小皇帝同不同意,長孫無忌都鐵了心的將吏部尚書給辭了,對此小皇帝還暗中得意了一陣,不過他很快就發現,沒有長孫無忌的點頭,沒人能做的了那個位置。
長孫無忌畢竟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太久太久了,莫說是他這個小皇帝,這個時候,便是李世民復生,想在吏部跟長孫無忌一較短長都有些力有不逮,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被他經營的跟一塊鐵桶似得,誰也不敢接這個班。
事實上吏部尚書這麼高的職位,怎麼也得在朝中的從三品中選,可朝中的從三品一共就那麼些,誰不是人精,換個三品宰執或許還會有人轉抱小皇帝的新大腿,吏部可是沒人敢跟長孫無忌叫這個板。
小皇帝不服,有去找那些四品甚至五品的官員,結果大同小異,沒有一個敢接他這個橄欖枝的。
小皇帝那叫一個氣呀,順便還將張春狠狠地罵了一頓,這貨當參知政事都快四年了,可朝堂中愣是沒有一個穿紫袍的願意投效他。
於是乎,這事兒就這麼拖下來了,一晃眼拖到了年底的考績,這是吏部一年中最重要的大事,沒有吏部尚書根本不行,結果小皇帝一任性,居然就不管不顧了。
他不管,可吏部的工作得接著做呀,全國上上下下那麼多的官員可都等著吏部打分呢,誰升遷誰下課都等著吏部的一支筆呢,這事兒要是拖下去會官心浮躁的。
於是也不知這幫吏部官員們是怎麼做到的,每天下了班之後全都拿著工作成果跑中書省來跟長孫沖匯報,長孫沖呢,也有條不紊的宣布他的指示,一點亂子都沒起。
秦浩見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四年裡頭一次的找到張春道:「還請大內官勸勸陛下吧,莫要再鬥氣了,再這樣長孫沖就成了秘書監兼吏部尚書了。」
還是蘇太后識大體,聽了秦浩這麼說,馬上拍板,讓長孫衝去赴任了。
因為李象如今還沒有成年,所以真正的皇權其實是在蘇太后的手裡,只不過蘇太后不管是能耐還是野心,都不及武媚的萬分之一,所以平日裡幾乎也不怎麼插手南衙的事兒,用長孫無忌的話說就是,這女人實際上已經被張春給欺主了,自己去不自知,被賣了還得幫著數錢的貨色。
剩下的一個秘書監的職位,因為是中書省,所以秦浩推薦了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因為以前在風言衙門的時候跟著他幹過,所以勉強也算是秦浩這邊的人,對此,小皇帝倒也並沒有說什麼,覺得相比之下,還是秦浩要比長孫無忌忠心。
然後,過了沒兩天的功夫,由長孫無忌提議,青幫改回內部競選幫主,交由朝廷審批…………
據說當天晚上,小皇帝拎著寶劍滿屋子亂砍。
如果說吏部是長孫無忌的根,被他經營的鐵板一塊的話,那麼秦浩的根,就是青幫了,尤其是秦小昊在西域乾的有聲有色,整個青幫從上到下就沒有不服他的,從四大都護府,到西極美洲,從長安洛陽到揚州嶺南,沒有一個不對他豎大拇指。
很明顯,一旦朝廷讓青幫自己提名,下屆的幫主人選必然會是秦小昊。
當年,長孫無忌就是憑藉吏部尚書這個職位,一步一步的將自己的門生故吏安插在朝廷的各個崗位,形成了關中之內,隻手遮天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