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愣著幹什麼,快把定妝照拍了,還有小陳……」心裡有了盼頭的顧導精神振奮起來,把整個劇組指揮得團團轉,一個大喇叭吼得震耳欲聾。
蕭琰要拍的定妝照一共五張,對應主角刀覺明五個時期。
少年時期的風流浪蕩走馬蘭台,青年時期的縱情任性肆意狂放,劇變之後的陰鬱俊美沉冷落魄,振作後的穩重威嚴積勢如山,返璞歸真後的虛懷若谷又鋒銳難言。
刀覺明這個角色,出身累世士族長燁喬氏,原名喬覺明,他的父親是當朝太傅,姑姑是皇后,表哥是太子,親哥哥是驍遠將軍,可以說除了皇族,沒有人比他的出身還尊貴。
這樣一個身份,如果沒有意外該是一生肆意任性,然後在家族安排下,或入世任官成為封疆大吏,或縱情山水成為一方名士。
但三歲那年的劇變,讓這個頂級高門分崩離析煙消雲散,喬覺明受家族死士保護逃出重圍,拜入父親忘年交劍聖顧方門下。
喬覺明年少又受了刺激,將三歲前的事忘得一乾二淨,顧方遂給他改名刀覺明,悉心教導不言身世。
刀覺明就這樣慢慢長大,他身為劍聖弟子在江湖上自然地位非同一般,加上自己的根骨清奇、天賦出眾,更是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
但突厥突然來犯,突厥軍中有高手能百步之外取敵首級,軍中四位大將死於突厥高手的暗殺之下,大將軍徐愷之早年與顧方有一分交情,請他出手。
顧方一到,果然斬那高手於劍下,軍心安定,大捷連連。
但就在顧方回到山中隱居的地方第二天,就被人發現中毒而死,貼身僕從指認是劍聖唯一的弟子刀覺明下的手。
以顧方中毒死亡為分界,隔開了刀覺明前二十多年的無憂無慮縱情任性,和之後人生的坎坷曲折、歷經艱辛,而刀覺明從原先的跟從師傅修劍,到改劍習刀,在被江湖質疑追殺中開始了他的傳奇……
中間穿插了營救師傅女兒、也就是傾心於他的小師妹,與魔教妖女的針鋒相對曖昧叢生,和一直以來的對手,也是年輕一輩的另外一位俊傑、從勢如水火到互相欣賞心心相惜,還有什麼蓬萊比試、突厥大帳七進七出、追蹤千里取敵首級、雪山論道折服聖女、被雪山神老拘著學習聖典、京都夜宴太和殿一刀滅殺想要行刺太子的武林高手、揭露武林泰山北斗的真面目、查清師傅中毒真相、為家族平反,同時和與他唯一有親緣關係、也是他表哥的太子成為知音、見證太子登基,攜手驅逐韃虜、迎來盛世,然後在太子的殷殷挽留中翩然而去,武功封神,江湖威望無人能及,最終與小師妹隱居山中,逍遙山林。
《浣花》是方老寫得最好、評價最高、也最受讀者喜歡的一本書,這裡頭要陰謀有陰謀,要美人有美人,要知己有知己。從天之驕子到人人喊打,再強勢崛起戳破陰謀,腥風血雨和快意恩仇令人身臨其境、欲罷不能,兒女情長又盪氣迴腸、叫人想入非非,非常有代入感。
在各類武俠小說中,主角用劍的十個里有七個,讀者提起江湖也總免不了各種白衣劍客。
而《浣花》的主角前期習劍,大變後改為修刀,一把窄刃長刀縱橫江湖,被人稱為「刀尊」,一改刀在武俠小說中炮灰專用武器的地位。
《浣花》之後的武俠小說里甚至因此興起了一個「用刀流」,也總會有那麼一個或落拓瀟灑,或驚才絕艷的刀客。
劇組給蕭琰準備的照定妝照的時候穿的衣服一共五套,少年時期是明亮的湖藍色、青年時期是剛剛的白色、劇變後是落魄的黑色、銀灰色,和最後的淡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