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洗漱過馬上來。”丁酉扣著棉襖扣子,急匆匆的去打冷水洗漱。
老隊長被人聲吵醒,穿衣下炕,抽著煙建議,“早上涼氣重,幾位同志吃點熱乎的再去吧?”
宋成搖頭,“老哥,我們時間緊急就不再多耽擱,家裡有饅頭給我們幾個就行。”
“好好,我這就去拿。”
丁酉帶著啃著冷硬饃饃的幾人去了第一站,也是他們最關心的養殖場。
養殖場在村子裡中心處,畢竟是村里最重要的財產,有個風吹草動,村民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趕來。
三間石棉瓦和青磚搭成的聯排房子,竟是比村裡的所有房屋都要好。
宋成四人進了養殖場,並沒有聞到多大的臭味,而迎面而來的熱氣讓他們驚訝,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個養殖場已經形成了不小的規模。
屋子裡面分成十來個半人高的隔欄,每個隔欄拐角處都放著火盆,竄起的火苗烘得豬圈內熱乎乎的,隔間裡的地面上一半鋪著厚厚的稻草,一半是濕泥巴地,貼著泥巴地的牆角挖出一道水渠,應該是排污所用。
每個隔欄里住著七、八頭身上沾著濕泥的豬,其中有些豬崽看上去不超過一歲,可那體肥膘滿的身子,比他們以往見到的同齡豬至少肥了大半圈!
更別提那些成年豬了!至少得有兩百斤!
宋成斟酌著開口,“這豬仔還沒養夠一年吧?”
丁酉抿著唇笑的十分含蓄,“滿打滿算只有六個月。”
“什麼?”四人同時問出聲,震驚的瞳孔放大,宋成急得拭去頭上的汗,“別賣關子了,快說你們是如何餵養的?”
丁酉指著豬圈解說:“首先是豬圈的保暖、通風、衛生,這些都很重要,所以我們架了火盆,鋪上稻草保證這些豬,在我們冬日開窗透風時不會凍傷。”
“濕泥不僅能滋潤它們乾燥的鼻盤,防止它們生病,並且能讓它們獲得泥土中的礦物質。”
“餵食方面就是我昨日說過的,煮熟的紅薯摻糠麩骨粉,配上紅薯葉,另花生榨過油的油餅,更是催肥的關鍵。”
“除此之外,就是豬圈的衛生,夏日用水沖,冬日用農具排污。”
聽完,宋成面上帶著恍惚,不可置信的呢喃道:“就、就這麼簡單?!”
丁酉:“雖看上去簡單,可這是經過我們反覆的琢磨才得出的。”
時間緊迫,需要看的場地還很多,領著他們向外走,“下站我們去看孵小雞仔的炕和繁殖蚯蚓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