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筱且讓她繫著編著,抬頭看向不遠處的工部眾官員,只見工部郎官張風聞臉上掛滿著高興,只要上官慕清定了罪,工部尚書在皇上面前推舉,那工部侍郎的位置便毫無懸念是他的了。
許多人端著酒盞走到張風聞桌前提前慶賀他,還拉著他到三品官員的座位上去坐坐。張風聞忙擺手謙虛地說了幾句話,臉上那春風蕩漾的笑卻完全暴露了他的得意。
他並不知道吳之筱在背後做了什麼,畢竟事都是趙泠做的,張風聞又沒派人盯著趙泠,自然不知他要大禍臨頭。
其實吳之筱也不知他會不會大禍臨頭。
若不是有將工部和兵部一舉傾覆的萬全把握,吳之筱也不敢輕舉妄動,不到最後時刻不能輕易斷言。
她又看了一眼左相的位置,自她回盛都之後,左相就很少露面,不是稱病休養,就是忙於家事,將來客拒之門外,連工部出了大事他都不關心,張風聞去了相府好幾次都見不著他。
此時的吳之筱並不知道左相欲要何為。
吳之筱只知道她和趙泠的所作所為根本逃不過左相毒辣的眼睛,只是這一次他似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出手阻攔,眼看著工部和兵部搖搖欲墜,就要倒下,他也無動於衷,漠不關心。
左相更關心他後園子裡那些瓜果青菜的長勢。
今日端午賜宴,左相竟親自來領宴了,遠遠看著好像比當年在臨州時老許多,雙眼瞘,傴僂著背,錦綢的紫色襴袍罩在他身上,越發顯得老臣滄桑了。
他坐在御前左下的位置,身後立著萬古青松與飛鶴騰雲的屏風,桌案上擺著一碟碟精緻綿軟的糕點,還有一小碗羊奶粳米粥,都是特地為左相這些牙口不好的老臣準備的。
小時候吳之筱隨著祖母入宮領宴時吃過一回,不是很甜,也不好吃,就盡顧著「軟爛好嚼」二字,忘了食物本該美味好吃才是。
左相對這些點心清粥也不感興趣,頭無力地低著,一下一下的似要點到紫檀木桌案上,像是在眯眼打盹,顯出老年呆滯的樣子來。他的貼身隨從馮里行使就站在一旁不做聲,若有人上前要與左相寒暄說話,他一律擺擺手讓旁人勿要打擾左相。
皇帝從御座下來與群臣同飲為端午賜宴的舊例,以彰顯皇帝禮賢下士,寬厚待人,也合了端午的由來——伍子胥、屈原、介子推不得遇聖明君主,如今眾臣幸得侍奉明主,自該盡心盡力。
皇帝率先走到左相桌案前,手裡拿著一盞酒,對低著頭打盹的左相道:「這些年來,左相勞苦功高,朕都記得,聽聞左相近來身體不好,很讓朕擔憂。」
左相一開始並未抬頭,腦袋仍舊一點一點地低著,直到馮里行使提醒他並扶著他起身,左相才稍稍清醒了些,見著皇上站在自己桌案前,忙要跪下謝罪。
「左相不必如此,快快起來。」皇帝忙命馮里行使攙左相起來,道:「左相乃我朝鼎臣,朕豈敢讓左相行如此大禮?」
「微臣惶恐。」左相的老手顫抖著,說道:「皇上寬厚,微臣卻不能無禮。」說著又要跪下謝罪,皇帝又命馮里行使扶他起來。
如此兩三次之後,君臣兩人終於能正常說一句話人話了。
皇上說道:「朕出震繼離時便任爾為相,你我君臣這麼多年,朕一直都最信任你,凡事左相」
第136章 136 .她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