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兒,張敏靜已經歸類總結出了好些個人選。
她有些詫異,看著這上面密密麻麻的字體說道,「這次怎麼有這麼些人來報名?」
「嗨。」趙建國一笑,提起這事兒也是哭笑不得,「可別提了——這不是村里給的待遇好,還能給分配一套房子,不光是咱們這附近的,隔了幾十里地,但凡是聽見了消息的,有的沒的都讓人送了信過來,全都想試試呢。」
房子是個重要的東西,更何況是當了老師的人,基本也差不多都成家了,誰也不能離開老婆孩子,一個人留在他們村子裡教書啊。
頂上也是考慮到了這一層,才給分了一套自建的房子出去,本身那些房子是每個村子分配的安置五保戶的,但是他們村五保戶人數不多,房子空著也是空著,不如讓老師住下了,更何況,好的條件,也更能吸引人才過來。
張敏靜這一下瞭然了,點點頭,說道,「這些人,你都差不多是心裡有數的吧?」
看著上面不少人小學四年級畢業的就敢來報名的,張敏靜都不由搖了搖頭。
四五年級就輟學在家不學習了,指望著他們撂下課本幾十年了,再去教孩子?
提起筆他們連自己的名字怕都是不會寫了!
張敏靜嘆氣,真是什麼人都要來湊上一腿。
看了眼被張敏靜額外放出去的幾張紙,趙建國打量了一眼,笑著說,「是,這些人也是組織重點考察的對象——尤其是這個譚睿,他們咱們今年下鄉的知青,我前陣子,去打探了一下這些知青家裡的人。這個譚睿家裡,父親是高級工程師,母親是醫院的正職主人,頂上的爺爺,還是咱們背景的國學院教授,前些年因為文化大1革1命的緣故,被下放了,聽說了今年的政策,是能平反回去了。只不過,他可能在咱們這裡待不了多久,這也是我比較猶豫的一個原因。」
張敏靜聽著趙建國說的這一連串的頭銜,眼皮就是一跳。
這絕對是一個典型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下的孩子了,如果不是今年被迫下鄉,而且高考也還在的話,他說不準也是今年參加考試,會在榜單上大放異彩的一員。
看了眼旁邊的幾個人,雖然條件也比較出色,可到底是沒辦法和譚睿作比較的。
孰高孰低,自然已經見了分曉。
張敏靜想了想,說道,「如果不行的話,就招兩個老師——譚睿既然報名了,那就一定是自己考慮過的。他們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最有自己的主見,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他們比誰都心裡有數,就算是到時候真的要走,他也能為咱們村,教出來好些個好學生了,畢竟是北京城根兒上長大的孩子,見識、談吐,哪怕是下了課後和孩子們說的笑話,都比別的老師能給孩子們的多。」
趙建國越聽表情就越嚴肅,因為他知道張敏靜說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