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沉默,最後深深的嘆口氣,一切盡在不言中。
見王振頹靡,曹吉祥面上心疼,內心卻欣喜:只有王振沒有別的選擇,那就只能與自己共事,才能有一線生機。
於是他適時道:「公公不如聽我一言……」
……
在暗流涌動中,天色漸暗,四處宮燈逐一被點亮,將皇宮內照得燈火通明。
從宮外看,皇宮似乎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少了往日裡進出的宮人。
乾清宮內,朱元璋與鄺埜等大臣商議了兩個多時辰,終於定出了此次的考較方式。張輔和朱勇作為行伍大將,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將方法完善了不少。
「好!非常不錯!」朱元璋看完幾個侍郎整理出來的文字版,十分滿意,這法子不僅在自己初創的方法上,做出了改進,也把朱棣那套完善了。
鄺埜、王直等人,雖然帶著疲憊,卻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你們將這些,謄抄幾份,交一份給內閣擬旨。這份聖旨,不僅要頒布給武將勛貴,還要頒布到三大營中的將士們手中!」
此時三大營的將士們,還不能靠考較襲爵,但他們可以通過戰場拼殺,拿到爵位,然後讓子孫後代們通過考較襲爵啊!更重要的是,聖旨明確了,空出來的爵位,會根據軍功戰績,來分封給其他將士,且不論出身,不論年紀,不論軍職。
「是!陛下!」
這份聖旨,除了篩選掉尸位素餐、毫無能力的膿包,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提振士氣。有爵位這樣一個胡蘿蔔在前頭吊著,不信那些將兵們不動心。
兵部左右侍郎和吏部左右侍郎,立馬在一旁開始了謄抄工作。文書一事,本主要由內閣負責,可此時,朱元璋並不想讓信息泄露太快,要的就是一個措手不及。
「好了,王大人,此時由你主理,鄺大人從旁協助,英國公與成國公在後壓陣,兩位國公府上,有不少好兒郎,須得做個表率啊!」朱元璋笑眯眯道。
王直忙拱手道:「陛下,鄺大人恐怕比臣更適合主理此事吧?」
朱元璋擺擺手說:「兵部還有諸多事務要處理,不能全都壓在鄺大人一人身上。王大人雖為文官,卻可以請其他有聲望軍功的武將做評判嘛!還有兩位國公為你壓陣,有什麼好怕的?」
王直一想,覺得也是,便深深拜下,接下了這事兒。
「好了,諸位大人年事已高,先下去歇著吧!朕還有其他要事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