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喬那激動的聲音,剛剛落音,所有的人都看向了站在鄺埜身後的人。
于謙也愣住了,他沒想到,那個被天幕稱作「名垂青史」「民族英雄」的人,竟然是自己!
朱元璋笑眯眯地看向于謙,這些日子,他也看出來了,這于謙雖只是跟在鄺埜身後,卻是個能辦事的能人。之前交給他辦的差事,大多妥當極了。
鄺埜也扭頭看于謙,低聲道:「放眼朝中,能完成此壯舉的,也只有你了。」
于謙忙謙虛道:「不敢當不敢當。」
此時的大明朝中,對于謙又羨慕又敬佩,沒想到天幕獨獨要評述他的功績,關鍵是于謙還未做過!
而被天幕一句話帶過的徐珵,此時心中最為難受憤恨,別人沒注意,他自己卻像是聽到了驚雷一般,在天幕講述中,自己竟然成了于謙這種「忠臣」的反面!想到這裡,徐珵就忍不住渾身冒汗,再想到自己之前還第一個反對過皇帝御駕親征,更是覺得自己前途一片晦暗渺茫了。
其他諸位帝王,聽到大明前有鄺埜、張輔、王佐等良臣拼命勸諫,後又有于謙此等受命於危難、挽大廈於將傾的能人,竟生出了一些羨慕來。
嬴政道:「良才難得啊!」
劉徹又想起了衛青與霍去病,輕嘆了一口氣,開疆拓土,非帝王一人之功也。
李世民倒是不那麼羨慕,他的貞觀朝,也是良才濟濟,只是又想起上一期天幕說的,鄺埜這樣的一心為國之人,也死在了土木堡一戰,便忍不住心疼,又厭惡朱祁鎮這樣的無能皇帝。
【于謙首先得定下了不南遷,保京師的大方向,獲得了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的支持,而後對孫太后曉以南遷的利害,使得聽說兒子被俘就迫不及待給也先送了珠寶想要贖回兒子的孫太后,最終接受放棄南遷、守衛京師的決定,並說動了皇太后讓郕王朱祁鈺監國。】
這裡倒是讓朱元璋對于謙、陳循和王直三人刮目相看。他知道孫太后對朱祁鈺的防備有多深,要說動那個眼光並不長遠的太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祁鈺也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還真會擔起監國的重任,想起這些天,皇兄對他的教導,頓時感覺壓力倍增。
其他朝臣也忍不住低聲議論起來,竟能說動太后讓郕王監國,于謙等人非等閒之輩啊!
雖于謙還未做過,但不妨礙大臣們對他生出濃重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