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 侵略者殺進了首都,一國首都被占領,法理上標誌著這個國家滅亡了。但大清國土面積巨大,列強從東方而來, 或許皇帝和皇家會往西逃走, 但他們回來後,估計也無法再有臉面執掌這天下了……
想到這裡, 玄燁頓覺氣血一陣陣翻湧,大清怕是終究要亡的!
相對於玄燁, 朱元璋的感覺也沒好到哪裡去。
從之前就聽得出,大明之後還有一個清朝, 那天幕所說的百年屈辱史,必然是發生在清朝的。可天幕說他的政策延續了三四百年!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他的政策, 是外族入主中原都覺得好的, 對外族統治者是有利的!這不是他親自給敵人打造了一把刀, 專門用來砍自己人嗎?
朱元璋的悔意已經達到了頂峰,他當初起事就是因為蒙元在中原對漢民的苛政,逼得大家活不下去了,結果在他死後, 又有外族勢力利用他的政策,來束縛漢人。說明什麼?說明他不知不覺間, 將朱家皇族弄成了外族!將他們與百姓對立起來了!
他也是沒想到,自己的私心,竟然會釀成這種大錯。
想像一下外人從海上而來,大炮轟擊廣州、直接從天津登案後,殺進京師內,屠民奪寶,無惡不作……哪怕那時候坐江山的不是朱家人,朱元璋也覺得心痛得難以抑制。
華夏民族,九州大地,決不能因他而陷入絕境!朱元璋暗下決心,雙眼盯著天幕上那時局圖,目光像是能把它灼穿一般。
一副時局圖,也令其他帝王都頗為憤懣,子孫後代那麼不爭氣嗎?連國土都守不住!?
【咱們回到土木堡之變、京師守衛戰、奪門之變三件事上,這三件大事形成了大明朝國運的轉折點,直接打斷了大明上升的國運,使得大明雖不至於亡,卻也無法再創歷史高峰了。這三件事的影響,是一環扣一環的,放在一起看,更能看出許多問題來。如果說,大明朝的上升之路被打斷,是歷史的必然,那朱祁鎮的出現,則是將這個必然的影響力,擴大到了極致的催化劑。換做其他任何一個皇帝,哪怕是朱祁鈺,亦或者是後面只修仙不上朝的明世宗朱厚熜,都不會像朱祁鎮這般爛了。朱祁鎮是妥妥的敵方助攻。】
【關鍵是這人還死不悔改,在回來重新當皇帝後,不僅不覺得土木堡之變是自己的錯,還不覺得王振也有錯,甚至還偷偷給王振寫了悼念碑文,說他不是被樊忠錘殺的,而是自殺的,想給王振蓋上最後一塊遮羞布。若不是北邊蒙古在也先南下失敗後,就陷入了內亂,估計朱祁鎮還能再賣大明朝幾次。畢竟復辟後,河套地區在他手裡時,又因他輕信蒙古人而被對方占領了。朱祁鎮估計真的是上天給大明送來的克星吧。】
【土木堡之變的責任,後人能清晰認知,原因主要在皇帝,可明朝人卻不敢指認皇帝的錯誤,只敢說是太監王振惑亂君主,擅用軍權,胡亂指揮,所以後來朱祁鎮復辟也沒什麼人敢罵他。這時候皇帝的權威穩穩壓大臣們一頭,也是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將權力全部攏在皇帝手中的結果。不然朱祁鎮早就被文人罵穿了。皇帝要有自己的權威,但也需要能勸諫的大臣。聰明機智如李世民這樣的六邊形皇帝,哪怕被魏徵這樣的諫臣氣得直跳腳,也只能去後宮找長孫皇后哭哭求安慰,卻從未對魏徵下過手。其他皇帝敢說自己比唐太宗還要英明神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