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天幕可不是只對著他一人講這事,還有其他人也在聽,那就意味著,還有許多人已經聽到了他再也硬不起來這件事……
朱棣已經目瞪口呆了:「此女真是……膽大包天……」
即便是知道後世沒了皇帝,民風要開放許多,可是一個女子,這樣當著許多人的面來談論另一個男人行不行,實在是太大膽了吧?
朱元璋也聽出了天幕的戲謔與嘲諷,顯然即便是到了後世,□□之事也關乎到男人的尊嚴。至於天幕中明顯是個女子,卻對趙構不舉一事大談特談,朱元璋在最初的不適與不快後,很快又恢復了,「她的見解,比許多朝臣都要鞭辟入裡,都要辛辣狠毒。此時她雖是在嘲諷趙構,卻是藉此嘲諷整個南宋。你覺得,這其中的淫邪多一些,還是憂國多一些?」
朱棣一愣,訥訥道:「自然是憂國多一些。」
趙構能不能舉,和一個近千年後的後人有什麼關係?人家瞧不起趙構,只不過是因為南宋的軟弱無能罷了。若是趙構不舉,但他能帶著南宋反攻金國,將失去的江山國土收回來,這天幕估計也會贊他一聲大丈夫。
朱元璋道:「正是如此,天幕中的天女,顯然心懷家國,心有丘壑,所談之事,也從不園囿於一人一朝,時常從頗高的角度來理解與分析,可見此人心性。『社稷為重,君為輕』,便是她的標準。」
「社稷為重,君為輕。」朱棣喃喃地念了幾次,未曾想到,一個女子竟也有如此格局。
南喬的嘲諷,讓嬴政稍稍解了一點氣:「不舉便是這皇帝合該有的結局!」
劉徹也順了一點氣:「哈哈哈哈……是也是也!這皇帝的窩囊樣兒,與整個王朝別無二致!」
李世民覺得解氣的同時,又有點擔憂:「這趙光義聽著就不像好人,天幕說軟骨頭的病,便是他傳下來的,斷了根對王朝來說未必不是壞事。不過,皇帝絕嗣,這皇位的爭奪怕又是一番血雨腥風。」畢竟南宋一口氣撐了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