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構沒有接受秦檜的意見,眾帝王都紛紛鬆了一口氣,是個人都看得出,這「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提議,有多扯淡。
趙匡胤揉了揉胸口,剛剛憋著一口氣,可讓他胸前脹痛起來了。
這岳飛,趙匡胤倒是很有印象,在伐偽齊的過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對於這種會打仗的將才,趙匡胤天生具有好感,只是他感受到趙構對岳飛的強烈不喜。
趙匡胤愣了愣,思索了一番後,才明白趙構的想法,他厭惡岳飛的原因很簡單,一是他不太聽皇帝的命令,一心想打金人,導致金人時常責備於宋,這讓被金人嚇破了膽的趙構十分擔憂;二是他確實會打仗,手下還有一支驍勇善戰且十分得民心的岳家軍,這讓趙構覺得,岳飛襯得他很無能;三是岳飛一心想打敗金人,將徽欽二帝迎回朝中,他們一回來,趙構極有可能要讓出皇位。
第三點是最根本的原因,趙構一愛自己的小命,二愛自己的皇位,其他的一概不放在心上。
可即便是趙構十分不喜岳飛,卻又不得不依靠岳飛,因為如果沒有岳飛,沒有岳家軍的赫赫威名,金人只會更加頻繁地攻宋,更加肆意地擄掠土地和人口,趙構屁股底下的皇位坐不穩不說,小命也可能不保。
所以趙構一直在和與戰之間搖擺,對岳飛也是忽冷忽熱。
趙匡胤嘶嘶地抽氣,剛剛沒時間想,還以為趙構手下只有奸臣,沒有人可以用,所以一直忍讓,現在才突然注意到,本期為「不愛忠將愛奸佞」,而且前面還有打出「黃天盪大捷」的韓世忠。可見趙構不是無人可用,而是趙構不想用!
趙匡胤之前還以為,大明運氣比大宋要好,有于謙這樣有骨氣有謀略有能耐的臣子,打出京師保衛戰,守住大明江山,現在看來,大宋運氣也並不很差,將才不止一個。
說白了,趙構抓牌的手氣並不爛,可是他牌技太爛,若是他好好打,打出王炸的結局也不是不可能。
聽到岳飛,朱元璋與玄燁都心道:來了!
玄燁對于謙、岳飛這類的漢人英雄感情十分複雜,一方面欣賞他們的忠義與才華,另一方面,又嘆息他們不是自己這一邊的,所以愛恨交織。
朱元璋則是心中湧出一股粉絲聽到偶像事跡的激動感,岳武穆的事跡在民間流傳十分廣,無論是說書人,還是各類話本小冊子,與岳武穆相關的都賣得極好,十分受歡迎。民間也有不少人供奉岳武穆,希望他英靈安息的同時,也能庇佑中華大地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