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兩國和談期間,宋軍破了一城又一城的消息傳來,導致西夏這邊也十分猶豫。
另外,韓世忠也接了軍令,率軍駐守在夏邊境三十里處,顯然就是防備著夏突然為了金出兵的。
韓世忠的名氣雖比不得岳飛那樣名動天下,可他的戰績也是很驚人的,夏人對著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只是,宋軍的戰線越往北推,夏也越慌,派了使臣前來開封,面上是進貢和商討互貿之事,實際上是試探趙匡胤的態度。
趙匡胤也確實沒打算兩線作戰,於是和夏人商議起了貿易之事。
金看到夏竟然找宋貿易,便知道連夏抗宋已經是不可能了,氣憤之下也毫無辦法。
宋軍越往北打,阻力就越大,這時的京師還被叫做中都。
趙匡胤聽說,金人似乎有意將都城遷到中都,也就是京師,這裡本是遼人的都城,金人打敗了遼人,中都便落入了金人手中了,為了更好地統治南方的疆土,金人想遷都。
因此,中都在金國,也算得上是一個十分繁華富庶的城市。
現如今宋軍氣勢洶洶北上,本在中都的富戶和官員都已經攜家帶口、卷攜金銀逃跑了,而剩下的,大多是金軍在此防守。
趙匡胤看中都的位置,也知道為何此處那麼特殊了。
幽雲十六州一地,北部勢力在此經營兩百年,不像南邊城鎮那麼容易攻打,再加上金軍主力頑抗,這仗屬實花費了些時間。
待得岳飛率兵凱旋時,又過去了一兩年的時間了。
拿下幽雲十六州後,北伐主力便在那一帶主要防守,岳飛回開封時,也只帶回了少部分的將士。
趙匡胤見岳飛鬢間已染霜雪之色,心中酸澀:「岳將軍此次,殫精竭慮辛苦了!」
岳飛看上去滄桑了許多,作為主將,這一兩年來不僅風餐露宿,還要費勁心思行軍布陣,要操心的事兒極多,所以整個人都被壓榨了不少精力。
不到兩年就拿下幽雲十六州,這可是載入史冊的標誌性事件,岳飛費的力氣可以想像,也難怪人顯得老了一些。
岳飛忙道:「此次能不負君王與同袍,已萬分慶幸。相對於流血犧牲的將士們,這點辛苦算不得什麼。」
岳飛謙遜,趙匡胤卻不會虧待他,封賞十分豐厚,自然也沒忘了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此次帶回的部分將士,修整幾個月後,要北上換防。岳雲和楊沂中我留在了各關隘處,行駛調兵統兵之責,若是金人或蒙古人有異動,他們隨時能挺身防衛。」岳飛解釋道,「北部布防安排,臣會寫個摺子詳細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