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起朱元璋那審美,也是忍不住笑了,道:「父皇,女子生得美不美,都是父母決定的,又關她們何事呢?雖史家常對楊妃有諸多批判,怪她美色誤國,可兒臣有時候細思一番,便覺得頗為荒謬。」
「哦?那你是如何想的?」朱元璋好奇地問。
朱棣想了想,才道:「兒臣以為,楊妃美貌不美貌,與大唐衰敗不衰敗關係並不大。楊妃的手可伸不到前朝,只是在後宮裡唱歌跳舞罷了。」
「可她有兄弟楊國忠,禍亂朝政,引群臣憤怒,這是事實罷?」朱元璋道。
朱棣依舊認真道:「父皇,讓楊國忠當宰相的可是李隆基,而不是楊妃,若是李隆基不讓楊國忠當宰相,楊妃也無法給他寫個委任的聖旨吧?」
大明朝喜從民間納普通女子為后妃,便是想避免外戚干政一事。但雖都是外戚干政,呂氏干政、韋氏干政和楊妃兄弟亂朝綱,是不同的。若皇帝不能認清外戚干政真正因由所在,就難以堵住真正的漏洞了。
朱元璋聽了,露出思索的神色:「你之所言,倒頗有幾分道理。」
朱棣頓時高興起來:「兒臣也是胡思亂想了一番,說與父皇聽,還想請父皇多多指點教導。」
朱元璋眯著眼睛摸著鬍鬚,他想到了朱祁鎮那禍害東西,雖不是外戚干政,他的上位卻與楊妃一事有若干相似之處。
楊國忠當宰相是因為李隆基看在楊妃面子上,而朱祁鎮當太子當皇帝,則是因為朱瞻基偏愛孫氏。說白了,沒有楊妃就沒有楊國忠,可說不定會有李國忠馬國忠;朱瞻基沒有孫氏,也可能有李氏馬氏,所以問題還在皇帝這人身上。
朱元璋感覺自己悟了:「好孩子,你著實點醒了我。」
「不敢!是父皇睿智!」雖不知朱元璋想明白了什麼,朱棣還是十分謙虛道。
所以,與其防著孫氏,不如好好引導朱瞻基,讓他早早明白一國太子和國君的重要性,不可將繼任者當做家事來處理,更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做事。
【楊玉環入宮、成為李隆基貴妃的事,傳播甚廣,影響力巨大,不僅僅是歷史上,如今影視劇和小說等等文藝作品,依舊基於此在解讀和創作。《貴妃醉酒》依舊是京劇梅派的第一代表作,貴妃的扮相也常做京劇,甚至是整個戲曲的招牌扮相。而楊貴妃也成為了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成了羞花的代表;又與漢朝的趙飛燕統稱「環肥燕瘦」,成為形容美人的詞……】
【楊玉環的美貌、楊玉環獲得的榮寵、以及她與李隆基的禁忌關係……都為這段情增加了無數的色彩與幻想空間,所以千百年來,人們都記得這段風流之事。只是,對於李隆基來說,他只是納了一個喜歡的女人,這個女人就像是他頒發給自己的獎勵與勳章,是他作為帝王生涯里,添在錦繡堆上的花朵,可對於楊玉環這個人來說呢?】
【世人都猜她必然極盡妍麗,都羨慕她「三千寵愛在一身」,羨慕她讓楊家雞犬升天,以至於「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仿佛她就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可是許多人忘了,楊玉環被李隆基看中之前,她已經是壽王妃,她的丈夫李瑁,身為皇子已經是貴不可言,而且年輕俊美,對她還是一見鍾情,在一起後更是兩情相悅,琴瑟和鳴。對於此時的楊玉環來說,世間人想要的榮華富貴、傾心愛人她都有了。被李隆基看中,才是她不幸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