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芳一臉茫然地點頭,顯然腦子還有些沒轉過來。
趙德昭很想問清楚,是怎麼回事,可是想到傻弟弟在一旁,又不好繼續追問了,只能先把疑問都壓在心底。
可是這樣一來,趙德昭心裡的疑問更多了,既然親爹知道兩百年後的事,那也知道兩百年裡發生的事嗎?是他當皇帝了嗎?如果是自己,那皇帝當得怎麼樣?是不是因為知道了皇叔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親爹才突然對他變了臉?……
一肚子的問題讓趙德昭都快熬不住了。
趙匡胤卻在默默觀察這個兒子,發現他心思敏捷,又懂時機機巧,知道自己弟弟還年幼,不太能守得住秘密,就寧可自己快憋壞了,都忍著不發問,這等心智與城府,還算不錯。帶在自己身邊,花幾年時間培養打磨,想來不會比趙伯琮差的。
第115章 兩級反轉李隆基(16)
天幕提到岳飛, 朱元璋就想到了秦檜,忍不住比了比秦檜和李林甫二人,然後他就又想起了正統年間的朝堂。
正統年間, 朱祁鎮當權時, 朝中都沒能出個秦檜或者李林甫這樣的奸佞, 只是一個秀才出身的王振, 就把朱祁鎮給唬住了。
要說和幾朝奸臣放在一起,唐朝可以罵李林甫罵楊國忠,宋朝可以罵秦檜,都是罵的宰相這等重臣, 明朝卻只有個本來連一點實權都沒有宦官出來挨罵。要不是朱祁鎮自己支棱不起來, 那宦官也沒機會竊權。
這麼一比,朱祁鎮又輸了。
正如天幕所說, 大明朝當時的朝中官員撐著就夠了,朱祁鎮那個皇帝完全是來拖後腿的。
朱棣看朱元璋的表情, 就知道他又想到朱祁鎮去了,朱祁鎮幹的事兒確實是太噁心, 給人的印象也太深刻,以至於朱元璋遇到點什麼都容易想到那裡去。
「父皇, 那孫氏應當是沒進宮的機會了, 您也別為一個不存在的人而生氣了。」
朱元璋語氣不悅道:「只要我活著一天, 就會記著那些事兒一天。」
朱棣忙給朱元璋順氣,生怕朱元璋一生氣,情緒上頭,直接派人去秘密做掉孫家人, 讓那孫氏都沒法出生。
朱元璋確實有過這個念頭,只是他想起天幕說他做事風格太過於簡單粗暴, 沒想過長遠後果,又不得不暫時放棄了這個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