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 李倓上一次說過,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又留心了許多事,心中的疑團更大了。
李豫看了李倓一眼,乾脆放下手中的東西,拉著他在一旁坐下。
「你有這樣的感覺,我也有,只是不能宣之於口。今日你我互相傾吐一番,待過後便不可再與任何人提起這個想法了。」
李倓乖乖地點頭。
「你覺得,皇帝比以前好了還是差勁了?」
李倓略略想了想,道:「自然是變好了,從國事上看,這一個多月里,朝廷上的事就理清了不少。有些人,我之前甚至沒看出是個會作亂的,一查後才發現,好傢夥,真是太令人吃驚了。以前的皇帝別說按照《唐律》去辦那些人,就是發現都發現不了。現在皇帝卻能一眼看出這人為官如何,品性如何,屬實超乎常人。大哥你平日常說我,雖能識一些人心,卻不夠深入,往日我還有些不服,如今的皇帝,才讓我真正心服口服了,真真是目光如炬、洞察人心。」
李豫感覺李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確實如此,如今聖人的識人能耐,我也萬分佩服。另外,對於咱們皇家的家事,皇帝處理的方式也與以前全然不同了。」
說到這一點,李倓也更加激動:「我也這般覺得!以前聖人如何待父王,如今又如何待他,是人人可見的不同。若是換做以前,父王的命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說。」
如果按照李隆基的脾氣,李亨直接丟命的話,李豫李倓作為李亨的兒子,自然也沒啥好下場,更別提像現在這樣,能直接處理涉及到整個朝廷核心的楊國忠案了。
兄弟二人說著皇帝的變化,越發覺得對方和自己想的一樣。
最後,李倓問:「大哥,你覺得如今的皇帝變得像誰了?」
李豫也沒藏著掖著,直接道:「若我沒感覺錯,如今皇帝的行事風格,與太宗皇帝頗為相似。」
李倓激動得一把拉住大哥的手:「大哥與我想到一處去了!我先前雖是這般想法,自己卻不敢相信,如今大哥也這樣說,那說明我的感覺是沒錯的。」
李豫也很激動。
「若真是太宗皇帝,我這心,也就能放下一大半了。有他在,莫說是安祿山造反,就是其他的節度使,也會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這個事情,現在還沒法求證,可是兄弟二人有了彼此的佐證,對此事也更有把握了。
至於太宗皇帝如何到了李隆基的皮囊里,這種神鬼玄乎的事,是怎麼發生的,二人沒多想,畢竟天幕那東西,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也說不清。
世上說不清的事多了去了,全都去追究的話,未免太辛苦。
安祿山這一路回河北,都有探子給李世民匯報他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