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哈哈一笑:「既然都信了天幕說的其他事,那這事必然也是你會做的。我兒果然天賦過人,到了我這個年紀,還能親自征戰沙場,我都羨慕你呀!」
朱元璋能夠感覺到天幕說的,人上了年紀,就會精力不濟,就會變得思維遲鈍,甚至有些懶怠,對比起來就更加感慨了。
「希望兒臣能真的做到吧。」朱棣謙遜道。
朱元璋又拍了拍他的手臂,道:「不過,到了六十多,還要親征,也不是個什麼好事,說明朝中沒有十分得用的人,能挑起這大梁來。高熾我看著他是瘦了一些,人也黑了不少,有些精壯小伙兒的模樣了。你回頭好好練練他,看看能不能帶兵上戰場,他若行,你六十多歲時就不用自己上啦!如果他不行,就看看你其他的兒子。」
朱棣覺得朱元璋的語氣有些好笑,但他的話也十分有道理,便認真應下道:「是,兒臣回頭就去辦。」
「回去後,你王妃沒有怪我吧?」朱元璋笑眯眯地問。
朱棣忙道:「當然沒有,她看到高熾現在的樣子,也很高興,覺得男兒就是要摔打歷練。」
「那就好。希望你們能明白的我一片苦心。」
朱元璋現在不僅擔憂會出個朱祁鎮,也擔憂兩百多年後,大清真的會取代大明,又來壓迫奴役漢民。
【玄燁無疑是一個有手段有能力的皇帝,否則不能年少時就智計鬥倒鰲拜,牢牢掌權五十多年。只是他當政後期,清朝朝廷內部糜爛,矛盾重重。除了拉幫結派的不少,清朝還有一個別的朝代沒有點的問題,就是滿人與漢人的矛盾,在朝堂上,滿漢之爭十分激烈。這個問題有點敏感,就不深入聊了。】
【古代皇帝都會儘早立儲君,儲君的確立有利於穩固朝堂,緩和內鬥。玄燁的太子立的也很早,可惜胤礽做了三十七年的太子後,還是被廢掉了。玄燁很愛這個太子,但太子最後落到被廢的地步,和朝堂鬥爭也有著極強的關係。太子被廢沒多久,大阿哥胤褆也步了後塵,直接出局了。】
【對於玄燁來說,太子的被廢,是極大的打擊。胤礽最後被圈禁後,他沒有再立太子,使得其他阿哥都覺得自己有希望,於是繼續爭鬥。玄燁未能再立太子的原因,比較複雜,可能是被太子傷了心,不想重蹈覆轍;有可能是覺得兒子們都不夠優秀,不達標,所以選不出來;也有可能是為了皇位的穩定……但這樣一來,大臣們看著皇帝日漸衰老,改朝換代的節點似乎就在眼前了,為了混一份功勞,提前站隊是必然的。大臣們一站隊,必然要攻訐其他陣營,朝中鬥爭自然也激烈起來。】
聽到這裡,帝王們才明白,為何清朝不能深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