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玄燁心中生出了對胤禛更多的同情與憐惜,胤禛最後雖然得到了皇位,可是前面父親留下的是爛攤子,他費心費力收拾好了爛攤子,用心培養的兒子卻不理解他,越看越覺得他就是一個沒人理解的可憐人。
【別看弘曆接納了胤禛的一手安排,順順噹噹地繼承了皇位,可是主播個人覺得,弘曆對胤禛,是有著十分強烈的反叛欲望和精神的。不僅僅是在剛繼位沒多久時,就各種施恩,放了許多與胤禛作對的大臣與宗親。後世給他找補,說是為了緩和朝廷的矛盾,但就現在來說,清朝的朝廷,風氣最為清正,效率最為高的時候,也是在胤禛一手整飭整個朝堂後。弘曆的施恩,反而釋放了一個不太好的信號。】
第169章 好的不學盡學壞愛新覺羅·弘曆(13)
【俗話常說, 一朝天子一朝臣,換個難聽的說法,就是人走茶涼, 一代新人換舊人。這種話, 可以當做道理來教育別人, 可以當做感嘆, 但是決不能真正地做到了明面上。而弘曆的做法,恰恰就是把這種冷冰冰的人情,明目張胆地表現了出來。這個做法的後續影響是,從雍正朝的政績是大臣們的底氣, 變成了跟對上司、做好人情世故, 是大臣們的根基。】
帝王們都不由得點頭,皇帝的施為, 就是帶領整個朝廷風向的。皇帝看重什麼,大臣麼就會跟風, 所以才會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情況。
朝廷和官場的生態, 確實是由皇帝主導出來的。
劉徹惋惜道:「前頭說,這個雍正帝失敗的地方在於, 對外政策等方面, 眼下看, 最失敗的便是這個繼承人沒選好。」
這時候,劉徹突然有點點小慶幸,劉據是敢明面上反對自己,而不是表面迎合, 背地裡對著干。以胤禛對弘曆的期許態度,弘曆在胤禛面前的表現, 應當是不錯的,至少沒敢把這股叛逆精神表現出來。
玄燁哀嘆:「本以為他只是嘴上要強,沒想到做事也是這般。」
玄燁實在是想不通,老四那麼個性子,怎麼生出來的都是這樣的,親爹的嚴謹認真是一點都沒有學到,難道自己帶在身邊不到兩年,真的就影響那麼大?
【大家現在去看看相關的史料啊,資料啊,不少對弘曆這種初登大寶的施恩行為,是持正面態度的,但主播比較叛逆,持的是消極態度哈。弘曆這種做法,在主播個人看來,是弊大於利的,所謂緩和矛盾的說法,不太站得住腳,反而有些毀他親爹心血的意思。主播個人的想法,類似於蘇東坡對王安石新政的態度:這事兒可以辦,是需要辦,但是手段別那麼激進,吃相別那麼難看。】
【資料說,他早期性格不討喜,被親爹用教育資源堆了好些年,最後成長成了一個合格的繼任者。主播覺得,他學進去的是知識,是人情世故,但絕不是對人格性情的完善。在胤禛活著的時候,他的真性情不是改了,而是壓抑了,隱藏起來了,一直到胤禛駕崩,他才解鎖了。而他的真性情,就是自戀虛榮,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就是吹吹牛,或者做表面功夫,將自己打扮得人模狗樣的。但這個特點放在皇帝身上,就會被無限放大,就會變成好大喜功。】
說到好大喜功,帝王們頓時有一種不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