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白蓮教,朱元璋和朱棣就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了。這個白蓮教, 確實是給人一種怎麼殺都殺不完的感覺,但因為國家還有更多的其他問題, 白蓮教對於這時的大明來說, 就像是疥癬之疾, 難以根除,時常復發,令人煩躁,但不至於傷及性命要害。
朱元璋有些感慨道:「未曾想到, 這等小小民間勢力,竟然比我大明要長壽得多。」
從唐宋時期就出現發展的勢力, 竟然一直持續到了帝制落幕的時候,這樣算下來,存在的時間也有近千年了,正統的王朝朝廷,卻沒有一個能做到的。
朱棣道:「父皇,可不僅僅是比大明長壽,是比任何王朝要長壽呢。只是,以我之見,這白蓮教也並非一成不變,在這近千年的時間裡,這教會裡頭的話事人和掌權派,換了多少茬,都無人知曉了。白蓮教也只是他們一直對外的樣子罷了,這旗是立著,不代表內里一成不變。」
朱元璋一想也是,有利益之處,必有爭奪,更何況是這種歷史綿長的教會,不說別的,就是從教眾手中收上來的物資錢財,估計都不是小數額了。
趙德昭完全沒聽過這個勢力,問趙匡胤:「父皇,這白蓮教,是如今眼下便已有了?」
前面天幕剛講完,那些脆弱的古籍善本、字畫瓷器,在弘曆的摧殘下,已經損失不少,令趙德昭心中還殘留著許多傷感和難受,但他沒想到,白蓮教這東西,竟然也能延續到清末去。
趙匡胤想了想:「這麼些年,我在外征戰,或許也聽過一些,但是沒太在意。」
趙德昭喃喃道:「這倒是令我有些好奇了。」
玄燁臉色難看,又是白蓮教。這股民間勢力,雖不如其他勢力那般威脅大,甚至不如那些漢人士子令朝廷擔憂,但沒想到他們倒是悄悄壯大了起來。
【白蓮教這種「百變」的性質,倒不是因為它牆頭草,或者別的原因,是由它的性質決定的。白蓮教表面上是一個本土化了的佛教教派,事實上就是一個靠著攏聚底層人民、壯大自己實力的存在。任何時代和朝代,都會有社會底層,都會有生活不如意的人,或者是壯志難酬的失意者,這部分人也需要一個寄託,需要一份活下去的希望,白蓮教也是利用了這個點。】
【所以,回顧起來就會發現,白蓮教雖起源於唐宋時期,但大多數時候,實力並不很強,甚至都比不上一些叛亂和邊民起義,給朝廷帶來的困擾大。但是到了清,特別是清末,白蓮教立馬就蓬勃發展起來了,甚至成了讓皇帝頭疼的存在。因為社會矛盾越多,矛盾越大,底層百姓的生活就越艱難困苦。這樣的人一多,正好就給白蓮教這等反對勢力,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生存空間和肥沃的土壤。】
【所以,白蓮教起義,如果只是砸錢派兵去鎮壓,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只要社會問題一天沒解決,白蓮教就會死灰復燃,就會再次發展壯大。其中根由,就是因為白蓮教的根是普通民眾,是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