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昭也想到了自己親爹和趙光義,輕輕嘆道:「這人果然是有多面性的,劉驁不適合當皇帝,是個完完全全的昏君,可是他是個不錯的皇兄。」
趙德芳道:「大哥,你也是個不錯的皇兄,除了喜歡逼我讀書寫文章這點。」
趙德昭都被他氣笑了:「那行,回頭你就給我寫篇文章,給我講講要如何當好皇兄。」
趙德芳:……
朱元璋也略略點頭:「這皇家兄弟只見,難得和諧,若是讓劉康當皇帝,不知道是怎麼樣一番光景。」
劉驁當皇帝當得不好,但若劉康當皇帝,他也能像劉驁一樣對待自己的兄弟嗎?
朱棣感慨道:「別看劉漢皇室里,鬥爭起來是頭破血流的,但好的時候,也挺難得的。」
大漢的王室鬥爭激烈程度,不比李唐王室輕多少,皇子們一朝被貶為庶人,一朝又被迎回去當皇帝,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畢竟這是第一個壽命較長的帝制時代的皇室,內部鬥爭都是靠自己摸索,所以起伏也十分強。
玄燁想到了自己那一堆兒子,而胤禛也想到了那一堆兄弟。
皇家的親情,哪有那麼簡單的事啊。
玄燁第一想法是,用劉驁劉康兩兄弟的事,來試探提下胤禛對兄弟們的態度,可是想到胤禛繼位後,他的兄弟們的結局,明白其實不需要試探。天幕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胤禛不是冷酷無情,是愛憎分明,而且愛與憎分的十分清楚,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胤禛也有一種衝動,想借劉驁對劉康的寬容,來提一提十三弟胤祥的事。可胤禛素來謹慎,哪怕話到了嘴邊,他還是仔細品了品三遍,發現這個時候說,容易讓玄燁誤以為,自己在指責他還不如劉驁這個昏君寬容大量,於是胤禛又把話咽了回去。
父子兩個都有一肚子話想說,但都張不了口。
【雖然劉奭不太看得上劉驁,覺得他不是一個好的繼承人,可是也不妨礙劉奭自己也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給劉驁留下的攤子,也不是一個好攤子。劉奭繼位後,因為體弱多病而難以親政,所以將大大小小的政務要事都交給了宦官石顯等人,這就導致了皇權旁落、宦官專權的情況。是不是熟悉的感覺又來了?是不是又想到了朱祁鎮依靠王振的事?所以說,太陽底下無新事。】
【劉奭在位時,皇權式微了,到了劉驁當皇帝時,他倒是身體比他爹好許多,可是也不是個勤政的。因為宦官專權,所以他便要打擊宦官,奪回權力,而這位「聰明」的皇帝是怎麼做的?他自己不行,於是就倚靠了外戚。這和驅狼吞虎沒差別,老虎是被趕跑了,那剩下的狼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