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釐清了一下思路,才道:「樹和魚,怎可能管得了?他們又不懂人言。管樹應當是不讓人亂砍樹,管魚,就是不讓人亂捕魚,禁漁期、休漁期,應當就是不准捕魚抓魚的時間。」
趙德昭受到了啟發,感覺事情沒那麼難理解了,而趙德芳還在問:「為什麼要管?漁夫、樵夫都是要吃飯的呀!」
趙德昭反應也快急了,回答道:「你忘了上次看那個清,一百年人多了三億!再過幾百年,誰知道人又增加了多少?那麼多嘴要吃飯,不是上山就是下水,不把山吃禿,把魚吃絕種才怪。」
第209章 牡丹花下鬼劉驁(17)
趙德芳還有點迷迷瞪瞪的, 趙德昭已然明白了後世人如此做的緣由,和趙匡胤感嘆道:「父皇,後人的國家與政治, 怕是又複雜許多。」
在一般人樸素的觀念里, 山河湖海都是天然存在的, 山上的水裡的東西, 都是天生地養的,所以它們不應該歸屬於任何人,誰去弄就是誰的。
要扭轉這樣的觀念,要將這廣袤的國土上, 所有的山林川河都有條有理地管理起來, 也屬實是個繁雜的工作。畢竟,在清朝是, 要丈量一下田地都麻煩得很呢!
越琢磨,就越覺得這後世人手腕了得。
當然, 作為前人的他們,無法想像到, 後世的科技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對於管理這些山川湖海, 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能省下多少人力, 避免多少錯誤和偏差。
其他的帝王們,也琢磨到了趙德昭這一層,甚至更深,可是他們很清楚, 後世人這種方法,不適合借鑑, 主要原因還是成本太大,收益又不確定,又容易激起民心逆反,所以他們聽過之後,記在了心裡。
【至於鹽、鐵、酒、鑄錢等行業,在科技水平不夠高,且各方面水平比較落後的情況下,確實是關係到民生的命脈。除了鑄錢,也就是如今的發行貨幣的權力之外,其他行業如今都已經向普通人開放。所以,大家可以代入理解為現在的石油、天然氣、糧食、通訊、公共運輸等,這些與人們日常生活細細相關,又需要巨額投入的產業。這些產業必須掌握在政府和國家手裡,是因為他們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若是這些資源的價格,因為天災人禍而發生波動,影響的將是每一個國民的生活。】
【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寧和穩定,這些命脈行業就必須掌握在國家和官方手裡,他們憑著強大的政治能量,像調節水的豐水期和枯水期一樣,調節這些民生基礎產品的穩定性。當然,第一個將鹽鐵和酒收歸國有的,並不是王莽,而是漢武帝,而且漢武帝這一舉措,在當時引起了極為廣泛的爭論,甚至催生了《鹽鐵論》這樣的政論散文集,對後世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