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呃了一聲,一時之間,不知道天幕是在夸自己,還是損自己。唐太宗李世民他記得很清楚,是被天幕贊為「天選帝王」的人,雖然被和這樣的人相提並論,可劉徹總覺得,「小小年紀就知道討好姑姑爭取籌碼」什麼的,說法有點怪怪的,難道說他從小就心眼子多,人精子嗎?
劉徹當然很清楚自己做過什麼,對館陶公主和陳阿嬌,他記憶中雖已覺得遙遠,但那些發生過的事也沒忘。要不是聽到天幕提起,他也許久沒想起她們了。
不過劉徹也沒在這種事上糾結太久,注意力很快就轉移到了天幕的核心論點:皇室內部競爭方式。
劉徹聽過別的王朝的事,感覺各朝有各朝的問題毛病,但大多王朝沒有像自家一樣,太后和外戚擅權那麼頻繁且嚴重的。
大概真的是大漢給後世的各朝趟了雷,所以各朝在這方面防範比較深?
在劉徹之前,有過呂氏專權,他自己經歷了竇太后掌權的後期,再加上這次王政君和王氏的竊權,這種事在西漢發生了好幾輪了!劉徹本覺得這種事,百害而無一利,太后爭權,皇帝的權力自然要受到打壓和擠壓,對政局很不利的。可是天幕這麼一說,這種事還有點好處?
天幕這一說法,也讓其他帝王們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考:這種事,竟然對皇位和江山還有好處?初聽覺得像瞎說八道,細想又覺得有些道理啊!
不僅是西漢,別朝也是如此,比如說唐朝,皇室鬥爭也是打破狗腦袋的那種,皇室死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出來的皇帝,質量也還可以,除了李隆基這種自己變異的狗東西,而且李隆基前期執政的能力,也顯示出他在政治上的能力。後來氣運衰了,就翻不出浪花來了。
那些平平淡淡傳皇位的,反而皇帝都平平淡淡,沒什麼出彩的人。
玄燁聽到這裡,就又忍不住看了老四一眼,胤禛就是競爭中殺出來的,這點天幕也講到過,雖然天幕只是蜻蜓點水般地點了一下,但玄燁知道自己的兒子們,都不是好應付的。胤禛殺出重圍,不僅有運氣和實力的成分,也因為他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人心人性,見識到了鬼蜮伎倆。
而弘曆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就是在胤禛鋪好的路上,順順噹噹繼位的,結果當皇帝就當成那個樣子。
雖然玄燁贊同天幕說的,弘曆所作所為的影響,之所以那麼大,和大清處於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有很大的關係,可玄燁還是不能接受,這種垃圾孫子承了皇位,然後給大清帶來那麼多罵名。
胤禛感受到了玄燁的目光,但玄燁沒說什麼,他也不好詢問,只覺得玄燁的眼神有些複雜。
朱元璋被天幕的說法,吸引了注意力,沒再糾結劉驁的祖宗有沒有挨罵的事兒了,表情嚴肅了不少:「天幕的……有些許道理。」
朱棣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他感覺得到,朱元璋想法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