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里,就有不少靠著家族混日子的王氏子弟。
見皇帝連自己的外家,都那樣下得去狠手,其他的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朝中被貶官被降職的人不少,空了許多官職和位置出來。
也有人以此為理由,為那些情節略輕的官員求情,劉徹一個字也聽不進去,他已經想好了要改革官制,還要實行科舉制度!
第221章 牡丹花下鬼劉驁(29)
科舉的事, 已經盤亘在劉徹心頭好幾個月了,在第一次聽到這個選拔人才的方式時,劉徹就有一種強烈的感覺, 這種制度, 不僅僅是能幫助朝廷選拔有用的人才, 還能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後來天幕講大唐時, 就說了人在社會階層中,上下流動的問題。
天幕說,這是社會保持活力的關鍵,而且若是上升通道不夠暢通, 社會必然會出問題, 矛盾也會激化。
劉徹當時就覺得,科舉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
想像一下, 一個貧家子,因為天資聰穎, 通過層層考核後,成為了一個能面見皇帝, 能為國家大事提供想法和意見的人,那是多麼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事!
漢承秦制, 和秦一樣, 朝中官員都是靠舉薦和走關係, 才走入仕途的,那些沒有門路的平民,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所以他們的意見和心聲, 無法傳達到中央朝廷。
而劉徹此時也發現,他的大漢, 那些皇帝做的比較好的,大多是去民間吃過苦,見過百姓生民的日子的,如被貶去過偏遠之地的漢文帝劉恆,如曾經被貶為庶民的漢宣帝劉詢;而劉驁這種,因為運氣好,從未見識過人間疾苦,所以才不把當皇帝的事當回事。
劉徹沉思著,大漢王朝,想要穩穩地走下去,不可能總是要通過宮廷鬥爭,讓皇位候選人去民間吃了一圈苦,再回來好好做皇帝,那樣可太耗時耗力了。天幕也說了,皇帝苗子的選擇面本來就不廣,不能這樣禍禍,讓那些貧家子走到皇帝跟前來,跟皇帝傳遞那些窮苦人的心聲,讓皇帝意識到自己坐在皇位上,所負責的子民不僅僅是這漢宮裡的人,不僅僅是長安的百姓,更是這天底下,生活在每一個帝王沒有機會踏足的土地的人。
劉徹越想,越覺得這個事情重要,感覺有些等不及了,命人去把工匠找來,問問這造紙術研究得如何了。
若要開科考,這紙和筆,便是關鍵,筆還好,輕便好拿捏,也不算難得,就是這竹簡過於笨重,又占地方,若是用竹簡做科考用具,帶來的麻煩怕是不小。
劉徹很喜歡天幕所展現出來、後世所使用的奏摺和紙張,看上去那樣輕薄,一片紙就能寫許多字,可比竹簡能承載的文字多多了。
工匠們得到皇帝的傳召,很快來到了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