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嬴政早期經歷的了解,是來自電視劇,從早年那部非常受歡迎的穿越劇,到後來講歷史的劇,其實這些劇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站在了一個歷史的高度,出發點是描繪一個帝王的一生,所以在這過程中,嬴政身上無疑會被戴上不小的濾鏡,好像人家生來就是帝王似的。】
【可嬴政實際上是他爹嬴異人在趙國當質子的時候,和呂不韋的姬妾趙姬生下的孩子。後來秦國打趙國時,嬴異人也只顧得上自己的命,根本顧不上趙姬和嬴政的命。嬴政為何又名趙政,就是在趙國這段時間,他跟著母親生活,哪敢用父親那邊的姓,所以就跟著母親姓了。】
【站在我們這些歷史知情人的角度,可以說嬴政那個時候是在苟命,是在猥瑣發育,可對於那時年幼的趙政來說,前途未卜、命途坎坷,生活給的從來只有坎坷和心酸。】
嬴政聽到這裡,有些出神,要不是天幕提起,他都覺得那些三十年前的事,已經很遙遠了。可是回憶起來的時候,那時的日子確實不太好受。
而那邊,秦朝公卿們議論的聲音小了一些,天幕的說法,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
始皇帝並非生來就是帝王,他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而他早年的苦難,也與秦國的政治有關,那時候的秦國,沒有一個人在乎質子在他國生的孩子,也沒人覺得,一個質子在外生的孩子,能成為秦國的王,能完成秦國一統天下的霸業。
只是,當嬴政走入他們視野的時候,已經是秦王了,而不是那個質子嬴異人流落在外的孩子。所以也從未有人想過,嬴政早期經歷的事,有多坎坷,他曾經有多難。
如果說,之前在靈堂內,對著先皇帝嬴政的牌位哭泣,大多是做戲的成分,可是到了此時,許多人心中的悲傷哀戚之情,已經是十分真心的了。
嬴政從十三歲時成為秦王,一直到四十九歲去世,他掌權三十六年。這三十六年裡,許多人都已經習慣了他是頭頂上的話事人,習慣了跟著他的命令走。現在他突然沒了,在最早的輕鬆與暢快過後,後知後覺地發現,偌大的大秦帝國,沒有一個能擔起如此重任的人了,下面的公子們,又有哪個的能力和魄力,能趕得上始皇帝的萬一呢?
若不是天幕說,胡亥只用了四年,就敗光了從秦國到秦帝國的百年家業,許多人還沒那麼快反應過來,還不能意識到這個事情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