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歲才恢復秦國王室的身份,到13歲成為秦王,嬴政早年的教育有多缺失,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所以他所需要學習的東西,就要從這個時候開始補,嬴政不僅補上了,還遠遠趕超了別人。這就讓我想到了另一個也是所受教育水平不太高的皇帝。】
朱元璋和朱棣有不好的預感,開始頭頂發炸,麵皮發麻。
果然,天幕就道【朱祁鎮九歲登基成皇帝,可他完全沒啥天賦,所以最後大明的走向就很不理想,甚至差點直接翻車。】
不僅其他朝的帝王,連朱元璋和朱棣都不由得覺得:天幕你這是辱始皇帝了,朱祁鎮那狗東西,有什麼資格和始皇帝相提並論?
但這樣鮮明的對比,也讓帝王們深刻感受到,皇帝這份活兒,真的是吃天賦的。
嬴政也是少年成國君,面對的內外局勢都不簡單,畢竟他八九歲才回到王室,母親還是個趙國人,在秦國可以說是毫無根基,全都要仰仗依賴「仲父」呂不韋。若是陰謀論一些,嬴政能當上秦王,不僅是嬴異人的堅定選擇,應該也是秦國內部勢力共同鬥爭妥協的結果,畢竟相對於嬴異人另一個兒子,嬴政看上去劣勢多了,也好掌控多了。
可誰能知道,嬴政能打出那麼漂亮的翻身仗呢?
秦朝的公卿們吵吵嚷嚷的,仿佛是在天幕的提醒下,才發現了自家始皇帝的優秀之處,以前有些燈下黑了,根本沒注意到始皇帝是個多麼難得的政治天才似的。
嬴政懶得聽那些人嚶嚶嗡嗡,像蒼蠅一般招人煩。
雖然到現在為止,天幕都還在夸自己,可嬴政一點都不敢放鬆,畢竟有先例在,那個李隆基不也是被誇了一番後,又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嗎?
【十三歲到二十二歲這段時間裡,嬴政不僅耐心地蟄伏了,而且還暗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這點是許多人都沒怎麼注意到的,也是主播想強調的地方。許多人想到始皇帝,浮現的是他身著皇帝冕服,指點江山的形象,但他能走到那樣的高度,能深深影響決定華夏的歷史,二十二歲之前的學習和努力,是不可忽視的。】
【前面幾期時,主播也多次提到了始皇帝,說他規劃十分長遠,且具有前瞻性。也因為他的遠見卓識,為接下來兩千年的帝制時代,劃定了目標和方向,華夏一族,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了明晰又堅定的目標,才有了如此源遠流長的燦爛歷史。】
【可他的這份眼光是從何而來的,他那宏偉的藍圖與目標,又是何時萌發的,主播覺得這也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雖然不知道具體形成的時間,但主播覺得,幼年時期的顛沛生活,讓他有了苦難的底色和堅韌的性情,而成為國君後的九年學習經歷,為他撥雲見日,尋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嬴政聽著天幕的講述,也不由得露出了回憶的神色,他沒想到,自己成了整個民族和國家,點亮明燈的人,以前他也沒想到過,自己做的事,竟然有這般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