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忍不住發出了和天幕一樣的嘆息:「始皇帝壽命太短了,若是再長一點就好了。」
以始皇帝之才,還不知道會開創一番什麼樣的新天地呢!
而「歷史是有慣性」的這句,也創到了玄燁,他想到了晚清的景象,想到了天幕對那些事的描述。
那時世界的慣性是越來越發展,越來越開放,大清卻處在一個越來越封閉、越來越落後的慣性中,所以大清最後走向那樣的結局,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這一點,倒是和秦有些類似。只是秦沒了以後,又迅速出了一個漢,還是個強大的王朝,一下子奠定了巨大的版圖基礎;可清朝之後,卻是百年的屈辱歷史。
歷史果然會重賞勇者,而狠狠地懲罰懦夫。
【對於始皇帝的評價,若是放在一起看的話,會發現,離秦朝時間越遠,越能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從漢開始,就一直罵他暴虐,一直到唐朝還在這樣說,直到宋朝時,才逐漸正視他的功績,覺得他廢除分封制,創立郡縣制,是一種順應歷史的行為;而「千古一帝」這個評價,也是到了明朝的李贄才給的。所以始皇帝至少被過度謾罵了上千年。】
【如今封建帝制這一個制度時代,對我們而言是翻過去了的舊篇章,可以說咱們已經是無利益相關的人了,所以才要更認真的、公正地去看待這個時代所發生的事。隨著考古發挖掘的進行,咱們對那段歷史的認知,也會越來越清晰。比如被後人罵了上千年的暴虐嚴苛的《秦律》問題,從睡虎地挖出的一千多根竹簡可以證明,秦從戰國到帝國時期,所實施的律法並不嚴苛,甚至算得上比較寬鬆的,還體現了賞罰分明的法家思想。而且雖然這份秦簡是一個小吏的工作記錄,卻能反映出當時秦的律法比較完善,涉及到了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
【秦朝和始皇帝被罵得這麼厲害的原因是什麼呢?太史公的《史記》得承擔不小的責任,《陳涉世家》篇里,說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服兵役,已經錯過了抵達目的的時間,按照秦律是要被斬的,所以走投無路的一群人就揭竿而起,直接造反,打響了推翻秦朝暴虐統治的第一槍。如今睡虎地秦簡卻證明,秦律不僅沒規定「失期,法皆斬」,反而說明了錯過了服役時間,根據不同時間段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所以這兩個人起義的原因,反而成了謎。】
【當然,也有可能是胡亥上台,政策越來越縮緊,本來秦律並沒有規定砍頭的懲罰,結果胡亥這傢伙不做人,直接要人命了,所以才有了「失期,法皆斬」的說法。但現在已經很難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