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覺得他說的有道理的,默默點頭。
郭孝恪卻沒有管這麼多,他只是看著李世民堅定道:「我軍若駐守虎牢,伺機而動,必能破敵。」
李世民勾唇,他知道這是郭孝恪給他的承諾,絕對站在他這一側的承諾。
隨著郭孝恪的出聲,又一個人站了出來。
李世民抬眸望去,果然是他特意帶上的薛收。
就見薛收先是向在場眾人作揖,而後慢條斯理地分析道:「王世充為何能與我軍相持那麼久,無非便是因著他占據東都,府庫充足,麾下兵馬不僅有江淮精銳,更有驍果軍。」
薛收的聲音沉穩,很容易便能讓眾人沉下心來認真傾聽。
薛收見狀滿意一笑:「王世充唯一的缺陷便是城中缺糧,正因如此,我軍才能將其圍困,求戰不得。」
「竇建德此行,不僅是為了救援王世充,更是想要一道吞併唐鄭兩軍,他遠道而來,軍中必皆精銳。」
「若是讓竇建德與王世充合兵,則河北之糧便能解了王世充的燃眉之急。」
「如此一來,豈非又要陷入消耗?」
「大王如今宜分兵守營,一隊圍困王世充,一隊早早占據虎牢,以逸待勞。」
「以堂堂之勢,必能一戰克之,竇建德既敗,王世充除了投降又有什麼選擇?」
「不出兩旬,則天下定矣。」
「若是退兵,此乃下下之策。」
如此擲地有聲,讓李世民甚為滿意。
薛收這個提議看似不可思議,可正是因為他了解李世民,知曉李世民的能力,所以他才會毫不猶豫說出了這個法子。
至於杜懷信等玄甲軍的將領根本沒有開口,因為他們從來都是無條件服從李世民的。
李世民勾唇,此刻的他意氣風發,耀眼非常:「王世充兵摧糧盡上下離心,只要再圍上一段時日,無需費力便可輕易破城。」
「諸位皆言竇建德攜新勝之威,可這又何嘗不是將驕卒惰?」
「我軍據守虎牢扼其咽喉,若他主動爭鋒,我取之甚易!」
「若他狐疑不戰,則旬月之間王世充自潰,屆時我軍占據洛陽,又何愁竇建德?」
「相反,若是退兵眼睜睜看著竇建德重新自我軍手中奪過虎牢關,我軍還有什麼機會?」
話到此處,李世民的意思已經相當明顯,主張班師的幾位紛紛泄了氣。
李世民指節一叩桌面:「我意已決,休要再言!」
外有敵軍逼近,內有將士不滿,種種壓力之下,李世民仿佛被推到了一個岔路口,看不清前路,只要踏錯一步,便會萬劫不復。
這是他目前為止的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時刻。
在他十八歲那年,他選擇勸父起兵,終有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