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點頭接口道:「除非陛下不在長安。」
杜懷信若有所思:「既然陛下不在長安,那麼太子必定是有個同他配合的外臣,不若的話陛下在外頭還活蹦亂跳的,太子想要奪權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前隋勛貴和新朝功臣李建成可是兩頭不沾。
李世民聽著杜懷信話中那「活蹦亂跳」的形容不由輕輕咳嗽了一聲,遮掩了他微微上揚的唇角。
杜鳳舉聽著這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不間斷的分析有些迷茫,就從這么小的一處不妥便能猜出這麼多事情嗎?
不過雖然他聽得迷迷糊糊的,卻依然從其中捉住了重點:「所以大王的意思是要我繼續留意嗎?」
李世民「嗯」了聲:「你既是商人的話,遊走各個州也不會讓人起疑。」
「等會你同我一道回去,我將幾個明確是親近太子的總管所處在的州講與你聽,你幫我多留意留意。」
話落,李世民垂眸。
只是私送士卒李淵或許還能不當回事,但若是明確有著起兵的心思呢?
儘管李世民理性上知曉希望渺茫,但感性上李世民還是想要試一試,這或許是他和平上位的最後機會了。
李世民一點都不想讓事情走到如此極端的地步。
不論是小規模的政變逼宮反擊,還是大範圍的戰火連天,於一個剛剛初生的政權來說都是極其不穩定的因素。
若是政變逼宮反擊,李世民自己就是趁著突厥換可汗的空窗期迅速統一了天下的,頡利可汗又怎麼可能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
若是大範圍的內亂,剛剛過上安生日子的百姓便又會被無端端捲入戰火當中了。
但……
若是和平上位不成,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儘量將事情的影響壓到極致了。
思及此李世民的眼神暗了暗,他也是時候該為自己準備後路了。
雖然杜鳳舉此刻還在琢磨著先前這幾人的分析,但一聽李世民這話他也沒有耽擱當即應聲道:「必不負大王所託,不過我這一回是因著商隊來了并州,不能在此處久留,今日過後我便會同商隊一道離開。」
見著事情大致都說完了,馬周似又是想到了什麼,他看向李世民問道:「但這樁事情還是找個人告訴陛下吧,讓陛下有個警惕的心思,也可以順勢讓陛下起疑。」
「等我回長安之後尋覓合適的人選,暗中依附我的官員並不算少。」
杜懷信伸了個懶腰:「希望這一次事情能夠順利。」
武德六年十一月,事情果然便如李世民所預料的一樣。
在他半逼著李淵同意了他的設立屯田的奏請返回長安後,朝中很快便有官員秘密告發李淵東宮私調三百騎兵的事情,而李淵的處理也果然是雷聲大雨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