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北邊動靜,奉敕即行,到後我便與李公的距離相去不遠了,通信也會方便許多,實在是令人開心。」
「李世民呈。」
最後一個字寫完,李世民放下了筆想到了前幾日李靖通過隱秘渠道送到他手中的信。
李世民垂眸陷入了沉思。
能在長安解決上位問題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只是洛陽卻也是他的最後一條退路。
所以在李淵下令抽調李靖的時候,李靖對比了一番自揚州往太原的輿圖,這其中最快的路線是要經過洛陽的。
恰好李靖手頭還攥著一批江淮之米,李靖在信中問他是否要將這批糧草盡數調往洛陽以備它用。
李淵可是三番兩次對著李靖動過殺心的,所以李靖想要一展抱負或者說是保命安生過日子,自然是早早便暗中依附了他。
李世民沉默半晌終究還是拿出了另外一張信紙。
希望不要走到內戰的那一步。
——————————
武德八年八月,在李世民上了前線不過幾日的功夫後,本就疲於奔命的張瑾一部對上了以逸待勞的頡利可汗自然是毫無勝算可言,全軍皆沒,只他一人投奔李靖,溫彥博為突厥所俘。
舉朝震驚。
這一次李淵的架勢何其之大,軍中掌權的眾人也好,底層的士卒也罷,都牢牢盯著這場戰役呢,可沒想到的是,李淵還是輸了,甚至是輸出了個全軍覆沒。
到最後還是李世民拿到了領兵大權,於九月初便逼退了突厥。
諸多準備之下李淵依舊是輸了個乾淨,這對於李淵的威望打擊是極大的,軍方甚至是跟著李淵的元從禁軍本就因為劉文靜一事而心有芥蒂,如今是徹底失望了,畢竟誰也不想被皇帝丟出去白白送死。
能力越小責任越小,這個樸素的道理大家還是明白的。
既然李淵做不到庇佑他們,那麼也不要怪他們扶持其他人了。
比如……秦王。
不過這些人心的變化還只是暗地裡的,明面上李淵還是那個「說一不二」的皇帝。
但再如何「說一不二」的皇帝,面對李世民先後兩次的抗突之功,便不能不賞了。
長安,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