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霹靂說顏灩是廈大一條靚麗的風景線,顏灩的穿衣風格是學校里很多女生想模仿但是模仿不來。
齊亦就說顏灩是溫州中學的一個怪胎,認識他的時候,顏灩除了校服什麼都不會穿。
雷霹靂對顏灩的吹捧,和齊亦對顏灩的“打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完美地展現了兩個人地位的差距。
顏灩依偎在齊亦身邊的那種感覺,既明艷動人又小鳥依人。
這是一副美麗的畫面,美麗地讓雷霹靂覺得刺眼。
雷霹靂忽然明白了很多道理,什麼還沒考上國家部委,什麼身高不能超過178公分。
這所有的理由,都沒有“齊亦”這兩個字來的真實。
第168章 會有區別嗎?
魏風隨開車帶兩家人來到了今天最終的目的地,大洋路上最主要的“名勝古蹟”——Twelve Apostles(十二門徒島)。
“風隨阿哥,你給我們講講十二門徒島的故事吧。”顏灩已經開始把魏風隨當成是正牌導遊了。
“十二門徒島呢,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島嶼,而是孤獨地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十二個獨立的礁石。
這些礁石,每一個長得都不一樣,據說是因為在數量和形態上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才被取名‘十二門徒石’。
十二門徒島實際上是石灰石、沙岩和化石經海水幾千萬年的侵蝕和風化,在歲月的洗禮中逐漸形成的礁石,而且有很多都已經被海水拍打地根基不穩。
在過去的十年之間,倒的倒,碎的碎,現在的十二門徒島,到底是還剩下多少個‘使徒’,已經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了。”魏風隨就差拿一把導遊的旗幟和一個小喇叭,就能變成“持證”導遊了。
“那這些石頭,有什麼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嗎?或者關於戰爭到也行。”顏灩問魏風隨。
“沒有關於愛情的故事,國內的風景名勝,通常都會有一些關於愛情的傳說,就算只是一顆兩顆石頭,也要取名叫‘望夫崖’、‘夫妻峰’什麼的。
我覺得澳洲人的想像力還是蠻豐富的,就算當時確實是有十二塊獨立的礁石,才取名叫Twelve Apostles的。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一點都看不出來,這些石頭的樣子,到底是哪裡像使徒了。
不過你如果對故事感興趣的話,你看前面,那個斷開的,像拱橋一樣的地方,就是十二門徒這邊著名的London Arch(倫敦橋)。
原來那邊是被海水衝出來帶兩個拱的岬,是沒有斷開的,後來中間斷開了,變成現在這樣,就被人叫做倫敦斷橋了。
那個斷橋上面,倒是曾經有一樁桃色新聞。”魏風隨把倫敦斷橋的位置指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