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小说网 > > 大唐女捕 > 第72頁

第72頁(2 / 2)

陳班余被上官瀾的目光盯地臉紅紅:“那道門其實是按照包德柱地要求設計,僅在門裡面有一個裝飾鎖孔,外面沒有鎖孔,開門關門很簡單,根本不用上鎖,稍一用力門就關上了,里外都推不開,而開門的時候只要輕輕地往上一提就打開了。根本沒有裝過鎖!”

說完陳班余進屋翻出一張圖紙:“你們看,這就是當時包府書房的圖紙,設計非常簡單,找我做簡直就是大材小用。”

上官瀾撲上去一把將圖紙搶過來,仔細看了看,然後小心的將圖紙收入懷中,頭也不回的跑了,程輕城一看上官瀾跑了立刻跟在後面跑了出去,整個大院瞬時只留下一個目瞪口呆的陳班余。

多日之後,長安城,豪華大宅,書房中一名面容扭曲的年輕人撕心裂肺的喊道:“上官瀾,你給我等著,你欠我的東西我會找你拿回來的!!!”

門外一名中年貴婦激動淚花四濺,對她旁邊衣著華貴的中年人說:“兒子他終於開始對女人有興趣了,總算不用擔心他娶個木頭兒媳婦回家,謝天謝地,祖先保佑!”中年男子摸摸下巴的鬍鬚頗為欣慰的說道:“是啊,都快二十的人了,一天到晚只會擺弄破木頭成什麼話!只是這個上官瀾是哪家閨女?我怎麼聽著有點耳熟?你要去好好打聽打聽,如果合適就儘快找媒婆上門提親!”

沒錯,那個撕心裂肺、面目猙獰的年輕人就是陳班余,可憐天下父母心!

上官瀾坐在六扇門中,突然“啊…嚏”連打好幾個噴嚏,誰想我來著?

陳班余的圖紙很輕鬆就解開了密室之謎,同時也證明了上官涵不是唯一可能作案的人,可以說任何人都有作案的機會,只是上官涵當時碰巧在屋內。

大理寺卿慢慢悠悠的說:“上面說了,雖然上官涵的唯一xing不成立,但是上官涵還是最有可能作案的那一個,所以暫時還不能釋放!!!”最後又用手指指上面:“上面的意思!”

氣得上官瀾一甩門就離開了大理寺,看來想要將上官涵撈出來還要再花些功夫!請到非凡中文閱讀最新章節(<a href="http://www.ffzw.net"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ffzw.net</a>)

網友上傳章節 第四卷 東風無力,yù避還休 第三十五章 突厥來襲

奔波了那麼多天,做了那麼多事還是無法將上官涵撈出來,程輕城也感到十分無奈:&ldquo;難道&rdquo;

上官瀾微微點頭,輕輕一笑:&ldquo;事出無常必有妖。如果你認為一件事巧合得不像真地,那麼它就不會是真的。這次八成也不會有錯。&rdquo;

&ldquo;你地意思是這次突厥入侵不是那麼簡單?有內jian?&rdquo;

&ldquo;很有可能,你想想看,突厥剛剛才平息了內亂,又遇上天災,現在居然調動二十萬大軍入侵大唐。我想他們恐怕連軍糧都難得湊齊,除非有人贊助就另當別論。&rdquo;

&ldquo;這樣說的話只要知道這次皇室調哪裡的兵去抗擊突厥就可以知道整個案子的幕後黑手了。&rdquo;

&ldquo;不錯,我們快去托關係了解下這次皇室到底決定調哪的兵馬迎擊突厥,兇手既然策劃出如此大地陣仗就沒理由沉得住氣。&rdquo;

突厥入侵可以算是大唐朝第一大事了,以前都是內訌,這個王打那個王。\\\\\\那個王打這個公主,現在升級到外敵入侵,朝廷怎麼也得慎重對待。故而上官瀾和程輕城從早上天剛蒙蒙亮就站在宮外等候消息,一直等到日上三竿、正午、下午、太陽西下依然沒有絲毫消息傳出來,看來關於這個決定皇族還真煞費苦

最後太陽已經完全落山了,上官瀾有些疲憊的說道:&ldquo;我餓了,明天再來吧,我們去找點東西吃。&rdquo;

朝廷議事大廳之上為了出兵之事爭論不休。長安城禁衛軍不足五萬,西部防禦突厥的軍隊也不足五萬,本來按朝廷的想法十年之內突厥應該是沒有任何能力進犯大唐的,所以部署軍隊並不是很多,不想就在是個時候偏偏就有二十萬的突厥鐵騎殺過來了。

本來皇室懷疑過前方地軍qíng是否屬實,實在是不相信這個時候突厥會重兵來犯,但是據報突厥大軍距離大唐邊境已經只差一百多公里了。估計最多十天之內就會發起攻擊。目前邊境的五萬守軍最多能抵擋不足十天的樣子,邊境一破突厥鐵騎就可以長驅直入直bī長安城,調兵已成定局,但是這個兵要怎麼調整個朝廷爭論不休。

保守派:&ldquo;讓邊境五萬守軍嚴防死守,務必拖延時間,待各地駐軍至少到達長安。&rdquo;

激進派:&ldquo;調長安城三萬禁衛軍連夜趕往邊境。協助邊境守軍共同防禦突厥。然後再在各地調集三十萬大軍集結於邊境一舉擊破突厥大軍,最好趁勢殺入突厥境內。&rdquo;

保守派的理由:長安城的安全至關重要。萬事確保長安為主,只要長安城能在邊境被突厥攻破之前集結到三十萬以上的大軍,進可攻退可守可謂萬無一失!

最新小说: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和爸爸的七天(父女 高H) 成蝶 完美恋人 掌心痣(兄妹骨科h) 斯德哥尔摩情人计划 纯0扮演渣攻后翻车了 我的独立日 抹青(gl) 软玉在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