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或許是驚雀體質的問題,這本書在銷售之前,也同樣地遭受了一些惡評。
米國的書評人妄自尊大是出了名的,或許其他幾個國家的作家能夠讓他們摒棄這樣的態度,但是其中絕對不包括華夏國。
“米國這些年引進的華夏國的小說,從來沒有銷售量超過兩萬本的。西貝恐怕是昏了頭了,才會在這樣一個籍籍無名、沒有獲過任何獎項的小作家身上投入這麼多的資源吧?”
“怪不得西貝出版一直擠不進前五的位置,從這次他們昏了頭的決定看來,恐怕跌出前十也是早晚的事兒。”
“哦,有人居然問我看沒看過這本《末日》?不好意思,有些雞蛋你拿起來看一看就知道壞了,甚至根本不必剝開書籍外頭的那一層塑封紙。”
徐真真的外語還不太熟練,可是驚雀書友會中,高知識階層比比皆是。尤其是經過《末日》這本書之後,她的粉絲愈加死忠。
聽說驚雀大大的書在國外出版,這些人憋足了勁兒地看新聞,想要第一時間獲得銷量。
這種心態,就像是有些人總喜歡安利自己的愛豆一樣。我家卡雀大大寫得這麼好,為什麼你們不看?而且,要卡總不能只有我一個人被卡雀卡!
但是,看見銷售開始之前這些鋪天蓋地的差評,這些粉絲有點不爽了。
華夏國最多的是什麼?人口啊!
這些大放厥詞的書評者,恐怕絕大多數粉絲連驚雀微博的零頭都不到。在驚雀書友會的組織下,許多能夠熟練使用外文的讀者,紛紛去反駁對方的差評,或者安利著驚雀的書。
甚至還有人托在外留學工作的親戚朋友,到書店去買外文版本的《末日》來收藏,順便也給驚雀托一托銷量。
徐真真得知這件事,一方面感念粉絲的忠誠,一方面也從另一個方面激發了鬥志。
這種鬥志,在蘇珊第一次來談判的那一天,就從她的心裡頭慢慢萌發了出來。
尤其是那句“一本書有沒有在米國出版過是不一樣的”,極大地刺激了她。
她穿越之前,文化輸出就幾乎不是對等的,《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幾乎是俘獲了一個年齡層的讀者和觀眾。但是相反,中國走出去的作品呢?
幾乎沒有。
與此同時,國內的一些書評人,在被驚雀扇了一次耳光之後,孜孜不倦地主動又湊上來了第二次。
“上市三天,銷量僅有三千冊,驚雀在米國大撲特撲。”
“西貝公司錯付信任,恐為此付出巨額代價。”
連王曉光都忍不住來問徐真真:“真真啊,這銷量……用不用我找幾個媒體的朋友幫你發點評論?華夏國的書,你這已經算是銷量很好的了!”
“不用不用,”徐真真倒是信心滿滿,畢竟時代的人已經在接觸她了,只要合同談成,銷量立刻會絕地反彈,“你等著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