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啤酒市場的這種特殊性,主流產品只適合當地建廠在周邊城鄉銷售,志虛國各地成市幾乎都有自己的地方啤酒品牌,而且也形成了相當穩定的銷售網絡與消費群體。這是一個相當穩定的,可以容納很多企業共同生存的市場。
外來企業要想獨占這個市場,在現有格局下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用常規商業手段,在幾百個城市一家一家開設工廠,參與地方市場競爭,其代價之大誰也無法承受。
首先原有消費習慣的存在,使新產品必須比對手付出成倍的品牌宣傳成本與銷售網絡重建成本。比如原先消費者只喝長生島啤酒,小賣店也只進這種啤酒,你要說服人家喝你的啤酒賣你的啤酒,前期投入是翻倍式的。
其次用新設工廠進入市場競爭的方式,必然引起產品供應量激增,極大降低行業利潤率,虧損的首先是自己。這是一種先自殺再求活的方式,多長時間這個市場的利潤能回來,活下來的企業是不是自己都很難說。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按這種常規方式一城一地的競爭,時間恐怕要上百年,就算成功了,利潤回收周期會更長,沒有哪個企業能辦到。
可是清潤集團辦到了,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將志虛國東北地區,這一片相當一個中等國家大小所有的主流啤酒市場完全壟斷。它用的策略是收購,一家一家的收購直到全部拿下。清潤集團能夠成功是因為付出的代價非常小,很多企業是按帳面資產價值直接轉讓甚至打折轉讓,地方政府幫忙提供優惠條件,銀行提供金融支持,所過之處是一路綠燈。
很多地方都是拱手相迎卻沒有人意識到最終的後果,處理一個企業的同時也等於送出了當地的市場,這個價值是無法計算的,而都處理給同一家接受方的結果是主動幫助對方壟斷了自己的市場,讓對方徹底控制了這個產業,其中的商業價值更是無法以估量。
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小白等人的桌子上放的全是清潤集團出品的啤酒,除非你不喝啤酒,否則不論是黑龍啤酒還是烏由啤酒,都是清潤集團的啤酒。這個產業已經完全被控制了,對於那些被收購的各地啤酒廠來說,已經陷入同一種命運——清潤集團可以決定每一家企業、每一種品牌的生死。就算是經營很好的知名地方品牌,出於某種利益考慮也一樣會不明不白死得很難看。一切取決於清潤集團的所有者——遠在吉利國與山魔國的那一小撮人。
小白說到這裡問道:「洛先生,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洛水寒面露讚賞之意:「說得八九不離十,你也沒做過啤酒生意,卻對這個市場特點分析得這麼清楚,而且是坐在這裡立刻想明白的,不簡單啊!」
白少流:「慚愧,我是聽了洛先生剛才的提點才稍微有些清醒,我也曾經跟了洛先生不短時間,多少學了一點東西。」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心裡想到的卻是崑崙修行人與西方教廷之間的衝突,也明白有很多事是不能通過天上鬥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