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就要挨打」可以是欺人欺心之語,更像是強者逼迫弱者順從時說的話,它不應該從弱者嘴裡說出來,如果你認同落後是挨打的理由,那麼揍了白揍,一轉身又會拱手相迎暴徒為貴客,這也不是志虛國人應有的精神。
志虛國積弱百年,曾飽受列強欺凌,別說落後,就算不落後也不能一個打八個。這句話淡化了應該追究的罪惡源頭,用「落後」兩個字很大程度上掩蓋了暴徒的罪行性質,開口公義已失,又如何能昭揚公義,他人又怎能認為你心中有公義?責他人無公義卻開口棄公義,應當言而不棄、棄而不言,否則悖也。
君子不屈於力在於不弱其心,至今志虛國也不比強國更強大,但也不算弱,那麼在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這句話稍一糾纏入偏,就是屈心而屈膝的暗示。
「落後就要挨打」如果理解為落後容易挨打,倒也是可以的,原因在哪裡?因為世界上有欺凌弱小之人,因為他們強大,但是如果將這個現象作為一條準則,推論卻很有問題,世上國眾多,邦中族眾多,必然有強弱,其實誰也不想落後,但現實必然如此,以此為準則。弱者何以自守自立?——「立身不屈強權」方是正解。
「落後就要挨打」,此言在心醒惕即可,不便宣揚,這句話分明在告訴別人——只有能獨裁天下時你才有安全感。本拒強權所欺,卻出強權之語,徒招人忌,強時自樹敵,弱時自取辱。有自強之心不屈不息足矣,真正能那麼做的人,從來不會那麼說,他們只會說力量越大責任越大保護弱民不為強權所欺,不論真心假意必然會那麼說。此言出口弱者心態無疑,卻憑空浮躁示惡,並非韜晦與征撫之策。
近代以來志虛與西方交流的事實如此,這是一段史實,卻不應該成為一種準則,那怎麼看待這個現象,或者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白少流來解實在為難他了,額頭有點冒汗,勉強說了這些之後看著風君子。風君子神色不動,沒搖頭也沒點頭,張榮道也不說話。
白少流明白自己解得還不讓人滿意,想了想接又說了一句:「若指時事而言,不能只期待將來如何強盛就不受人欺,無時無刻也不能自認容欺,方有自強受尊之望。」
風君子喝了一口酒,似乎感覺滋味不錯,微微點了點頭,張先生笑道:「那一句話作為默省警言,可以。作為口號宣言,大謬。若在學堂之上傳之孩童,又不能解清其義,有誤人誤國之嫌,風君子所指在此……肯迪夫人,你聽那一句話有何感想?」
張先生也問伊娃,她想了想說道:「我是鬱金香公國人,如果論國力強盛,鬱金香小國遠不如今日大國志虛,我聽志虛人說這句話,不論他是什麼意思,我心中也必然厭忌。」
張先生又問:「若換成小白剛才說的另一解——立身不屈強權,你又會怎麼感想?」
伊娃:「我會佩服他,哪怕是作為對手。」
風君子這時坐回到桌邊,對張先生說:「我上中學的時候,唐卿老師曾用一堂課的時間專門解這句話,不知道現在的老師會不會那麼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