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封雲笙的決意
看了印刻的光影留痕,燕趙歌神情少見的有些陰鬱。
第四次太陰之試,燕趙歌和廣乘山高層,都沒有讓封雲笙參加。
此前的兩年空白,讓封雲笙在起步上,落後其他太陰之女,她需要時間來追趕。
尤其是,要彌補和大日聖宗孟婉之間的差距。
雖然有燕趙歌多種手段齊出,讓她突飛猛進,但大日聖宗的孟婉本就不是省油的燈,又至少掌握太陰冠冕兩年時間。
太陰冠冕,對太陰之女的修練,有不可忽視的巨大加成作用。
想要在太陰之試上獨占鰲頭,封雲笙還需要忍耐,需要努力,更需要時間。
參加太陰之試,是為了要贏得太陰冠冕,而不是陪跑。
是第一,意味著聖兵,不是第一,就什麼都不是。
雖然很殘酷,但這就是太陰之試的真相。
燕趙歌和傅恩書等人商議的結果,是等到下一次太陰之試,才讓封雲笙參加。
此前,唯有靜下心來蟄伏忍耐。
其實,在燕趙歌的預計中,下一次太陰之試,也就是第五次太陰之試,封雲笙的希望仍然不大,更多是為了進一步積累同其他太陰之女交手的經驗。
所幸,時間也不需要等太久,廣乘山還等得起,只不過壓力同樣不小,如今的局勢瞬息萬變。
尤其讓燕趙歌和廣乘山在意的是,大日聖宗的東來武聖黃光烈,隨時可能出關。
如果黃光烈出關,並且成功更進一步,那對廣乘山的壓力,就非常大了。
而且,清遮湖之變的落幕,並不意味著絕淵和九幽就此偃旗息鼓。
所以,時間還是有限的,不過,按照燕趙歌的估算,不出大的變故,等到第六次太陰之試,就是封雲笙發力的時機。
但偏偏,大變故出現了。
變故不在封雲笙和廣乘山,而是在於其他人。
當初與林舟交手時,林舟透露出他知曉封雲笙底細,更知曉燕趙歌利用雲兆山陰陽雲靈泉助封雲笙恢復太陰之體的事情。
對於林舟的底細,燕趙歌心中大致有數,他一直在奇怪林舟如何知道關於封雲笙的事情。
按照燕趙歌推算,若是沒有自己的介入,封雲笙多半不會拜入廣乘山,如果能逃過大日聖宗追殺的話,多半會拜入碧海城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