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似燕趙歌、燕狄、聶驚神、陳乾華、龍雪寂、禹夜、賀勉等人,才被譽為天之驕子,註定成為傳說。
一方面因為他們年紀輕輕就能達到高境,本就表明潛力深遠非凡,不會輕易止步。
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有更多拼搏向上的時間。
但世事難料,之前突飛猛進,之後突然在某個關卡上一停千年,甚至更長遠的時間,也是平常事。
所以武道路上前行,沒人敢大意,都在虔誠向前,用心摸索。
上清一脈藏鋒養劍的古法,便是當年前輩為此創造。
劍修專練殺伐之術,本就遜色於養生之道,哪怕有專門的養生法門調理,在壽數上也有些吃虧。
與人交手搏殺,戰鬥力強大,殺伐犀利的同時,卻也有負面影響,那就是突破境界更困難。
三清正統嫡傳里,上清一脈嫡傳突破境界,相對難度最高。
未推開仙門時情況還稍微樂觀一點,但等到成仙之後,尤其是真仙向玄仙突破時,難度極高。
因為劍修真仙大帝煉化第一種仙氣,不是戾氣就是正氣。
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修練這兩種仙氣之一的武者,實際戰鬥力最強。
但是,這兩種仙氣,也最難同其他仙氣化合為仙罡。
劍修進步之難,最典型的例子不是別人,正是燕趙歌的祖父,金曜太白上尊燕星棠。
燕星棠有劍神美譽,昔年位列新崑崙九曜,實力超群,但卻是當時九人之中,最晚渡過真玄劫,成就玄仙境界的人。
上清一脈秘傳的養劍之法,雖然會讓武者更長時間滯留於當前境界,甚至比其他同道還晚,但一朝開鋒,突破至下一個境界後,接下來的修練,反而將節約時間,並且有更大希望突破至更高一重境界。
其中幫助,因人而異,也有極限。
但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尤為艱難,到了高層次的強者,想要繼續提升,一星半點的幫助都異常寶貴。
只不過這藏鋒養劍之法確實也有極為巨大的風險,歷史上養劍不成反折了自身的上清強者不在少數。
這其中如何抉擇,就要武者自己把握了。
不養劍,正常突破到高一重的境界後,苦熬千年,距離更高一重,可能仍然遙遙無期。
養劍,暫時按捺,與目前境界停留千年,之後一朝突破,距離更高一重,可能反而略近一步,但要承擔風險。
當然,有能力走這條路的人,也不是非走不可,要看個人意願和環境條件。
長時間滯留於當前境界,會導致武者的實力也始終停留在這個層次,外部環境若是險惡,畢竟艱難。
碧游天若是沒有玄、藤二皇坐鎮,龍泉大帝和雲征大帝想來也不會安然養劍千年。
大破滅後的悠悠歲月里,因為作風激進強硬,上清一脈在同仙庭外道的對抗中,折損強者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