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嫡傳武學,自成一格,由過去的中央娑婆淨土之主,已經超脫的靈山如來佛祖完善並發揚光大。
而在中央娑婆淨土之前,西方極樂淨土現世之時,西方教二祖已經在太清道門弘法天地之前,摸索另一條道路,便是今日佛門嫡傳武學之前身。
先行與後行並列,彼此印證交融,漸漸確立獨立於道門武學之外的佛門武學。
其中雖然也有參考互通之處,但許多地方都已不同。
佛門武學,以三無漏學為最初根本,以四聖諦為精要,衍生出三十七道品作為主幹,是為嫡傳,藉此再向下分流,發展諸多支脈。
同道門嫡傳和雜傳一樣,佛門分支武學從對戰外敵的實際戰鬥力來說,未必遜色佛門嫡傳武學,甚至可能猶有過之。
不過對內修行自身,則大多殊途同歸,最終都要回到同一條路上。
向上行去,勘破因果,照見如來,空明無我,智慧圓覺。
這方面,西方極樂淨土同中央娑婆淨土差別不大,倒是白蓮淨土,因為未來佛祖重立經義的緣故,禪武禪武,武尚在,禪卻不是修自身,覺智慧,證宏願,渡眾生了。
不過,眼下燕趙歌、封雲笙二人面對的這位佛門尊者,乃是西方極樂淨土嫡傳。
他雙手抬起,正是佛門嫡傳三十七道品里,四念處印的最後一印,觀法無我。
法是諸法。世界上所有的有情眾生,無情萬物總稱為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虛妄而生。
因緣別離,虛妄幻滅,都是虛妄不實,生滅無常,於諸法之中,本來沒有我相可得。
在施展觀法無我印的同時,這位佛門尊者還運轉其四聖諦中的第三諦,滅諦。
滅即涅槃,息滅、滅盡之意,滅盡三界內之煩惱業因以及生死果報,了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內的生死苦惱,達到涅槃寂滅境界,即為解脫。
兩法內外相合,化作滅絕諸法,破盡一切困阻,登臨大解脫之真意。
實戰交手中,同上清靈寶四劍之一的誅仙劍經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佛門尊者雖然久居佛土少有入世,但也看出封雲笙刀意不同凡響,於是不敢輕忽,上手第一招,就將一身所學精華盡數融入其中。
封雲笙雙瞳里藍黑魔煌跳躍,站在原地紋絲不動,手裡長刀同樣穩如泰山,平端胸前,沒有絲毫挪動的意思。
那位相當於道門元仙修為的佛門尊者,攻擊落在黑光屏障上,黑光屏障平靜如湖,不見點滴漣漪。
而那琉璃般澄澈的佛光,卻仿佛散落的陽光一般,消弭於無形。
「只守不攻,也有如此威勢?」在場眾人,大多心裡一驚:「看她模樣,該是攻擊更加強過防守的那一類才對。」
惠岸行者見了,也自皺眉:「難怪將此女列為重點關注對象,末法天魔之權能是一方面,其人本身天資也極為出眾,兩者相合,元仙里有幾人堪為其敵手?感覺這還是她有心克制的情況下……」